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1949年12月,由於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利,中華民國政府遷往臺灣。進入1950年代後戰事漸歇,中國國民黨領導的中華民國與中国共产党領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隔台灣海峽 兩岸分治的格局形成,此後中華民國方面多使用「自由地區」指稱政府統治區,並稱政府未統治之區域為「淪陷區」。

  2. 1949年12月,由於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利,中華民國政府遷往臺灣。進入1950年代後戰事漸歇,中國國民黨領導的中華民國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隔台灣海峽 兩岸分治的格局形成,此後中華民國方面多使用「自由地區」指稱政府統治區,並稱政府未統治之區域為「淪陷區」。

  3. 中華民國臺灣地區政區示意圖(唔包括東沙群島等南海島嶼) 臺灣地區,又叫臺澎金馬地區,簡稱臺澎金馬,《 中華民國憲法 ( 中文 : 中華民國憲法 ) 》叫自由地區,係指而家中華民國政府可以有效實施統治嘅地區 [1]。 使用 目前中華民國政府對於表示佢哋嘅有效統治領土嘅用詞不一,但以 ...

  4. 2024年5月19日 · 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共計有368個鄉鎮市區,以下資料時間為2023年底 [53],面積資料應來自於內政部 統計處。 其所列之面積資料,主要係源自 戰後 初期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之統計資料,其後雖因行政區域調整、填海造陸等因素,致面積有所增減,惟因未重新全面檢測,致該等統計數據與實際狀況或 ...

  5. 四大分區 [編輯] 1979年之前的區域計畫,將臺灣分為北區、宜蘭區、新苗區、臺中區、嘉雲區、高雄臺南區、東部等七個區域。1979年之後,行政院 經濟建設委員會(現國家發展委員會)制定《臺灣地區綜合開發計劃》,以位置、人口、資源和經濟活動等因素做為劃分指標,將臺灣調整為北、中、南 ...

  6. 根據中華民國的憲法與法律,中華民國的領土包含大陸地區 [12] 與有實際管轄權的自由地區(俗稱臺灣地區),目前由其他主權國家和政治實體控制的原中華民國公告疆域行政區劃有: 大陸地區:在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在中國大陸成立數個解放區,而且1949年中華民國國軍作戰 ...

  7. 1949年12月,由於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利,中華民國政府遷往臺灣。進入1950年代後戰事漸歇,中國國民黨領導的中華民國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隔台灣海峽 兩岸分治的格局形成,此後中華民國方面多使用「自由地區」指稱政府統治區,並稱政府未統治之區域為「淪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