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2月7日 · 余英時《中國文化史通譯》是這位思想史大師一生學術上在與文化史交會處的花火所匯集成冊,因為是貫通之人,每一點花火也自有格局。 有幾篇論著原本即在余英時的思想史脈絡之下,如《綜述中國思想史上的四次突破》顯然接續了他探究中國古代思想在春秋戰國時期完成的「軸心突破」後的 ...

  2. 2021年9月25日 · 余英時教授的「歷史與思想」內容豐富,每篇文章都要花一些時間才能領略,所以心得寫出來也是一大堆,居然要分成上中下三篇才能完結!只是讀完本書之後,就像跑完馬拉松一樣的暢快,和馬拉松體能上的鍛鍊原理類似,讀余教授的文章是心智上的鍛鍊,讀著讀著就覺得大腦某些部分開始動起來 ...

  3. 2018年8月16日 · 按照常理,余英時這類碩儒的大塊頭作品 (其實不算大,約260頁而已),我會碰而不讀,但《論天人之際 — 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天》)的代序;一篇4萬字的序言!實在很精練優美,看了數頁放不了手,內容更解開了一些舊問題。

  4. 2021年9月18日 · 余英時教授重視「思想」,認為人的思想以及主動的做為,都是歷史中很重要的部分,不能用「歷史的必然性」來迴避身而為人所必須負擔的責任。. 最後用余教授在香港《蘋果日報》被迫停刊後,寫給香港中文大學副教授周保松的回信(參考資料2)作為本篇的 ...

  5. 2023年12月12日 · 2021/08/16 哲人已遠,這結合傳統價值與自由思想的精神,在大洋兩岸不免都是山河破碎。但只要知識人平生不怕獨立思考,借先生之言,「未定項」永遠都在。 余英時, 道尊於勢, 自由中國, 傳統價值與自由思想, 張登及, 自由主義, 傳統, 自由, 思想, 精神, 中國, 余英時, 馬克思, 文史, 獨立, 臺灣

  6. 2021年11月10日 · 余英時的《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不愧是思想史大師之作,論斷說理邏輯嚴密,最難得的是文字淺顯明瞭,是真正貫通之人。 內容主要反覆闡述中國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所謂「軸心時代」(Axial age)與世界其他主要文明地區大致同時,但各自完成了「軸心突破」。

  7. 2021年8月13日 · 雖然讀過余英時不少著作,但對其人如何,一直沒有深究,而只是從其文推其人。這三本是首先浮出腦海的著作,原本沒有特別挑選,似乎也有某些相連的關係。 《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方以智晚節考》、《朱熹的歷史世界》 余英時, 方以智, 朱熹, 陳寅恪, 知識分子, 余英時, 文化, 傳統, 中國史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