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4日 · 2024-05-24. .更新日期 / 2024-05-24. .文 / 鄭仁傑. .責任編輯 / 邱宜君.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身體活動不足已經成為全球第4大死亡原因,每年有6%死亡與此有關。 國民健康署也提醒,適量運動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大腸癌、乳癌和憂鬱症的風險。 面對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如何讓高齡人口愛上運動,更是健康老化的關鍵。 要怎麼做才能讓不愛運動、或是身體機能逐漸衰退的長輩動起來? 我認為,增加運動的親近性、提升成就感,是吸引長者加入運動行列的2個重點。

  2. 2024年5月10日 · 獎勵金額的部分,只要當期用每省下一度,就能換取0.6元的節獎勵金。 台電為鼓勵民眾節,如果獎勵金低於84元,台電也會以基本獎勵金額84元來做電費折抵。

  3. 2024年5月19日 · 陳志鴻找來北中南醫界領導人當聯盟核心小組包括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台大醫學院院長倪衍玄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長庚醫療體系決策委員會主委程文俊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成大醫學院院長沈延盛高醫大董事長陳建志前衛福部次長蔡森田等人再加上3個醫師立委邱泰源新任衛福部長)、林靜儀新任衛福部政次)、王正旭以及醫師全聯會副理事長陳相國醫界鑽石陣容排排站組成健康台灣推動聯盟。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陳志鴻在《康健》獨家專訪中,娓娓闡述健康台灣願景、解健保難題、如何在不加保費的前提下改善醫療環境。 這些看似剪不斷理還亂的宏大議題,其實都和我們的生命健康息息相關。 《康健》整理了專訪重點: 健康台灣內涵是什麼? 怎麼展開? 對民眾有什麼幫助?

  4. 2024年5月17日 · 2024-05-17. .編譯 / 梁元齡. .責任編輯 / 高儷綾.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進入40歲後身體機能開始面臨全面性的衰退不少人因而迫切地想培養運動習慣希望扭轉身體的老化。 然而,肌肉量減少、新陳代謝下降、骨密度下降⋯⋯這些生理變化,都代表過去的運動習慣可能已不再適合你了。 專家建議,中年運動前,要先評估身體能耐,並重新設計適合自己的運動計劃,微調運動的重點與習慣,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肌肉量每10年流失8%! 中年身體機能衰退,運動傷害風險增. 研究已經證實 ,年紀愈大,骨密度、肌肉量、心肺機能等都會開始下降。 30歲開始,人體每10年約會自然流失3~8%的肌肉量,60歲後流失速度還會加快。

  5. 2024年5月16日 · Too Good To Go用AI技術幫助店家上架即期食品、減少剩食。圖片來源 / 達電文教基金會 / Too Good To Go Facebook 「單單2023年,我們就透過驚喜包減少了1.2億份餐食的浪費,相當於避免36萬噸二氧化碳量進入大氣層,減少260億加崙的水。

  6. 2024年5月16日 · 2024-05-16. .文 / 陳俊辰. .責任編輯 / 高儷綾.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近年甲狀腺癌人數快速上升,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最新數字,甲狀腺癌發生率是男性癌症第13名,在女性卻已竄升到第4名。 甲狀腺是位在氣管前方的內分泌腺體,形狀像蝴蝶展翅,主要功能是分泌甲狀腺素。 甲狀腺素和人體燃燒葡萄糖、脂肪等營養物質的效率密不可分,如果分泌量合宜,能讓人一整天精神煥發、氣色紅潤,也不容易發胖。 製造甲狀腺素需經過複雜的工序,碘是必不可少的原料。 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碘,因此必須從飲食中攝取。

  7. 2024年5月24日 · 紅豆不要放冰箱!生活習慣不注意,小心容易生病!今天我們盤點7大生活壞習慣,像是冰箱塞太滿、五穀雜糧放冰箱,建議及早改掉不健康的生活習慣等。 NG 1.五穀雜糧放冰箱 食材最好盡早食用完,開封後來不及吃完的綠豆、紅豆等五穀雜糧,只要放進密封罐,置於室內陰涼乾燥處就好,不必放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