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3日 · 聽聞謝宗澤的可怕經歷,主持人黃若薇也分享自己日前在瑞士旅行慶生的難過插曲,她坦言自己是個不折不扣的生活白癡,特地在台灣買的隨身防扒包竟憑空消失,裡頭的8萬現金全都不翼而飛! 其中還有朋友請她代購包包的費用,讓她忍不住在異國痛哭失聲,而且發生的時間剛好落在愚人節,還被親人朋友以為是在開玩笑,讓她自嘲迷糊性格不改,什麼防扒包都救不了! 謝宗澤二話不說,趕緊現場調製自家話題新品來安慰黃若薇,搭配健康輕卡的手工水果珍珠,更保證了食材的健康,黃若薇品嘗之後驚艷表示:「有夠Q彈、真的很好喝。 」現場同學也開心分享:「好看跟好喝,小孩子才做選擇! 我兩個都要! 」東風衛視《請問老闆? 》第二季讓社會大眾一窺產業面貌,與企業家、老闆深度對談,分享品牌故事,並與校園新鮮人近距離互動,幫助同學提前瞭解職場生活。

  2. 2024年5月31日 · 福容大飯店福隆店總經理戴瑞宏表示「福隆沙雕季連續舉辦17年之久,已成為了台灣重要的藝術展覽之一,近年來也開始與國際型IP合作,期待打造出具藝術創作又能結合大眾娛樂的活動,帶動地方聲量與觀光效益。 」;而交通部觀光署主秘方正光表示「福隆生活節為福隆夏季年度盛會,今年透過自行車騎遊及沙雕季、音樂會等主題系列活動,鼓勵民眾搭乘火車至福隆,騎乘舊草嶺環狀線、貢寮雙溪線等多元自行車路線,感受福隆最道地的景點特色。 」主辦單位還配合開幕推出好康活動,6/1-6/2還推出開幕慶活動,12歲以下孩童只要搭配活動主題的周邊元素就可享免費入場! 福隆沙雕季LINE FRIENDS。

  3. 2024年5月13日 · 更何況是詼諧幽默的『JOGUMAN』,將從傳達日常趣事的平面插畫,變成一座座極具特色的沙雕作品,讓你感受小卻珍貴的幸福! 而近期在全球人氣超快速竄升以短尾矮袋鼠的療癒之姿著名的『DINOTAENG』,也來到福隆沙灘要跟大家見面,QUOKKA與好夥伴BOBO將用最治癒的笑容,帶給遊客們最紮實的幸福感。 福隆沙雕季「minini ALOHA SUMMER」。

  4. 2024年5月16日 · 李光申醫師在學術殿堂和教育領域上都有卓越貢獻,是位具有研發創新全方位能力的白袍科學家。 在研究領域上,李光申醫師涉獵很廣、鑽研很深,專長包羅幹細胞生物學、組織工程學、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人工智慧與智慧醫療,甚至擴及生技醫藥事業之創新策略管理等主題,是一位名副其實且跨足醫療產業管理的白袍科學家。 提到科學二字,李光申醫師雙眼頓時發亮。 他如此生動地描述:「科學是一種美麗的語言,是創作的過程,更是藝術。 做為骨科醫師、外科系醫師,開刀時是高度的規律,需要使用很大量的左腦,因為不能出錯,在臨床工作結束後的晚上或周末做研究,則是右腦奔放活躍的時候,這種左腦和右腦的平衡,對我來講是非常美好的經驗,科學研究就是創作的過程,研究的結果都是藝術品。

  5. 2024年5月27日 · 李光申醫師 催生台灣再生醫學的領跑者. 2016年,李光申醫師在新加坡擔任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ell & Gene Therapy (ISCT)年會主辦人,帶領台灣細胞治療及再生醫學走向國際。 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是全球生技醫療的現在進行式,更是未來的趨勢,其中,間質幹細胞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這個領域的基礎研究愈發重要。 李光申醫師是箇中的翹楚,是催生台灣再生醫學的領航員。 早在20年前,2004年,李光申醫師團隊接連發表上述兩篇舉世聞名的研究成果,包含成功從臍帶血分離出間質幹細胞(MSC)、將MSC分化成肝細胞,前者登上當年3月《血液學雜誌 》(Blood)封面,後者在12月《肝臟學期刊》 (Hepatology)發表。

  6. 2024年5月21日 · 藝術家卓卉。 圖/英國經紀人授權提供. 經歷過臺灣填鴨式教育系統的壓力,卓卉芹的成長過程面臨過師長貶斥未來必將沒有出息。 然而,在幼年就展現顯著藝術天分的她,沒有被標籤束縛,從小摸索各種藝術表現形式和累積大量扎實藝術媒材功底,努力不懈自學考取同等學歷後,父母決定將其送至英國深造以發揮藝術天賦,面臨大學之際,透過收集破爛回收材料創作一件高達 6 公尺的裝置藝術,成功考取於倫敦最負盛名的 Slade School of Fine Art, UCL 攻讀學士,當時的錄取率僅 0.06% ,卓卉芹脫穎而出成為 45 名入選者之一,在她的畢業展上作品被迅速搶購一空創作廣受好評,並先後榮獲英國 CASS ART Painting Prize 及 LJUBLJANA ART Prize 。

  7. 4 天前 · 臺大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表示,隨著各國加速推動淨零碳排,綠色轉型如何兼顧社會公平與包容更顯重要。 根據國際發佈之相關重要文件,全球對永續轉型的討論從原本僅關注 ESG 之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等環境面向,逐步擴大至社會公平與勞動權益面向。 後者強調金融部門挑起轉型責任,促進企業重視公正轉型計畫和活動,讓受淨零轉型衝擊的產業、地區與脆弱群體受到保障。 同時,能進一步將尊嚴勞動、員工福利、性別平等和社會照護等議題納入營運管理,延展永續轉型並實踐企業社會責任;以此呼應本次永續大未來之論壇願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