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9日 · 陳志金表示,全世界第一例是發生在台灣,在1945年由野村(Nomura)和林(Lin)在台南縣一名15歲日本男孩之脊髓液中首先發現幼成蟲(第五期幼蟲)。 同時,不只是蛞蝓,蝸牛、福壽螺也有風險。 陳志金強調,不只是生吃蛞蝓、蝸牛,就連牠們「爬過」的蔬菜,都可能有傳染的風險。 提醒不可生食蝸牛 幼童也不能碰. 陳志金最後提醒3件事: 請勿生食蝸牛、螺類、蛞蝓. 勿讓小孩接觸蝸牛、螺類及蛞蝓. 生機飲食者一定要洗淨蔬果. 同時陳志金分享之前報導過的3項與寄生蟲相關的重大事件: 一、 30多年前的台灣,某個家族一家五口,因為生食蝸牛,感染廣東住血線蟲而喪命. 二、 澳洲19歲橄欖球員試膽吞下活蛞蝓造成終身癱瘓喪命.

  2. 2024年5月5日 · 慶祝母親節!台中市外埔永康護理之家5日舉辦「秀出自我」園遊會,邀請住民、家屬、社區民眾共同參加,有家屬為了感謝院方協助照顧家人,特別回院協辦活動,院方則準備康乃馨送給每個住民家庭,更安排拍全家福,住民們也自己擺攤叫賣,場面溫馨又熱鬧。「吉祥傳播影視娛樂音響」負責人 ...

  3. 2024年5月8日 · 澳洲詹姆士庫克大學(James Cook University)的毒物學家西摩(Jamie Seymour)博士及其團隊,致力於研究澳洲最致命的海洋生物,以了解其特性並研發抗毒血清,守護人們的生命安全。 《法新社》8日報導,西摩博士的研究對象包括世界上最毒的魚類——石頭魚(stonefish,又名玫瑰毒鮋、腫瘤毒鮋),以及毒性極強的伊魯康吉水母(Irukandji jellyfish)和箱型水母(box jellyfish)。 被這些生物螫傷或咬傷,可能導致劇烈疼痛、昏厥、組織壞死,甚至死亡。 因此,西摩博士的工作充滿了危險,但他認為,為了研發抗毒血清,拯救更多生命,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澳洲被西摩博士稱為「毒物大陸」,因為這裡聚集了許多致命的生物。 然而,致死案例相對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