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當熱電偶的焊點 (溫度量測點)端接收到溫度變化時(金屬線的兩個端點有溫差),熱勢差就會在迴路內轉換成電壓差並產生電流,這種現象就被稱之為「熱電效應」或「Seebeck效應」,而這個電壓差則被稱之為「熱電位」。. 其實,在同一種金屬絲上的兩端只要有 ...

  2. 測溫原理. 熱電偶測溫必須由熱電偶、連線導線及顯示儀表三部分組成。 下圖是最簡單的熱電偶測溫示意圖。 按右圖組成的熱電偶蕊及測溫電偶絲1 ,如果將熱電偶的熱端加熱,使得冷、熱兩端的溫度不同,則在該熱電偶迴路中就會產生熱電勢,這種物理現象就稱為熱電現象 (即 熱電效應 )。 在熱電偶迴路中產生的電勢由溫差電勢和接觸電勢兩部分組成。 接觸電勢:它是兩種電子密度不同的導體相互接觸時產生的一種熱電勢。 當兩種不同的導體A和B相接觸時,假設導體A和B的電子密度分別為Na和Nb並且Na>Nb,則在兩導體的接觸面上,電子在兩個方向的擴散率就不相同,由導體A擴散到導體B的電子數比從B擴散到A的電子數要多。 導體A失去電子而顯正電,導體B獲得電子而顯負電。

  3. 2023年12月15日 · T Type(T型、銅或銅鎳合金) 最適合用在測量低溫的熱電偶,敏感度為 43 µV/℃。 T 型熱電偶具靈敏度高、溫度近似線性、重現性好、長期使用的穩定性高且價格便宜等優點。

  4. SMT熱電偶測溫線種類的選擇. 熱電偶線中以 K-type為目前業界最常使用之類型 ,而現今使用於回焊爐 (Reflow ovene)中做為溫度量測之用的也幾乎都是K-Type。 相關延伸閱讀: 瞭解熱電偶 (thermocouple)、測溫線、感溫線的基本原理與選擇注意事項. 各種類型熱電偶的特性比較表及說明: 要注意的是,依據包覆熱電偶線的外皮種類與材質,其適用溫度也會有所限制與不同,選購使用時須留意,一般建議使用於Reflow的熱電偶線至少要選用耐溫在300°C以上者為佳,如果考慮到手焊烙鐵頭的溫度也可能需要量測的話,則建議耐溫要在400°C以上為佳。 (對於大陸那些盜文網站,複製貼上本站文章後,居然還改成自己公司的名字,感到無恥!

  5. 主要的局限是精度,系統誤差通常大於0.1 攝氏度 。. 1821年, 德國 - 愛沙尼亞 物理學家 托馬斯·塞貝克 (英語:Thomas Seebeck) 發現,將兩種不同 金屬 各自的二端分別連接構成的迴路,如果兩種金屬的兩個結點處溫度不同,就會在這樣的線路內發生電流。. 現在 ...

  6. 熱電偶工作原理: 熱電偶由兩條不同材質的金屬線組合而成,於溫度量測端焊接在一起,且需避免兩條金屬裸線纏絞在一起,以避免在高溫或振動環境下鬆脫、接觸不良,進而造成溫度量測失準等問題。 使用時,熱電偶的另一頭(通常為插頭狀)會連接到測溫儀器上,正負極不可插反,如此,兩條金屬線就會構成一個迴路。 當熱電偶的溫度量測端發生溫度變化時,金屬線的兩個端點就會產生熱勢差,並在迴路內轉換成電壓差,進而產生電流,這種現象稱之為「熱電效應」或「Seebeck效應」,而這個電壓差則被稱之為「熱電位」。 熱電偶種類應用: K-type(K型、鎳鉻合金、鎳鋁合金)

  7. (1) 熱電偶感溫器的工作原理[1,2]: 熱電偶感溫計主要是根據1821 年Seebeck 無意間發現的席貝克效應 (Seebeck effect)所設計的感溫元件。此原理描述金屬材料內傳導電子的密度 金屬材料的種類及所接觸的溫度決定。當溫度上升時,金屬內傳導電荷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