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5月23日 · 台東池上昨天19日下午發生規模6.8的大地震中央氣象局表示是因板塊擠壓斷層受不了應力破裂而錯動推測和中央山脈斷層系統有關對此前氣象局長地震學專家辛在勤痛批,「明明是縱谷地震那裡來的中央山脈地震明明在海岸山脈和台東縱谷。 」對於這2天的頻繁地震辛在勤也坦言,「只是歷史地震的重現沒事台灣沉不了的」。 辛在勤曾任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局長,也是首位學術背景是地震學的局長。 他昨天於 臉書 發文表示,台東縱谷內縱谷地形本身就是板塊交界帶,有多條斷層糾結,17日晚間、18日下午的地震難分誰主、誰相隨,「也可以說都是主震吧」,但絕非雙主震。 辛在勤指出,「1951年的台東地震,大家忘了嗎?

  3. 2024年5月14日 · 台大地質系榮譽教授陳文山認為嶺頂斷層是這次地震發生的主因且嶺頂斷層往南一直到台東市分別銜接瑞穗池上與利吉斷層,「四條斷層都是台灣板塊碰撞的邊界所以累積能量都很大」。

  4. 2024年5月6日 · 所謂的斷層活動穩定意味著自發地震的頻率較低,「台地地形則意味著地震能量在到達地表前會被減弱因此在4月3日地震中桃園儘管震度達到5級但並未造成嚴重災情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的數據顯示在台灣19個縣市中桃園是唯一沒有發現活動斷層的地區。 統計資料進一步證實,自1972年至2018年的46年間,桃園地區震央位置且震級超過4級的地震僅發生過兩起,且均集中在同一天。 地質研究表明,由於桃園地區缺乏土壤液化現象,加上沒有活動斷層,因此相較其他地區更為安全。 延伸閱讀: 來源:網路資料.

  5. 3 天前 · 台灣每年發生的地震,至少4萬多次。然而,地震何時發生,始終無法跟天氣一樣,可以做預報,甚至預警。2018年起,中研院地科所,結合全專家 ...

  6. 2024年5月17日 · 斷層 」是當岩層受到外力的作用,就會開始扭曲變形(岩層是具有一定彈性的),進一步出現斷裂, 在斷裂兩側的岩層因為發生位移或是錯動,就產生了斷層。 斷層破裂的面,就是我們熟知的「斷層面(Fault Plane)」! 而斷層面和地面的交線,我們則稱為「斷層線(Fault Line)」;不過,因為斷層的形狀多半來說不會呈現一條線狀,斷層破裂區通常都有一定的寬度,因此更經常被稱作「 斷層帶(Fault Zone) 」。 簡單來說,「 斷層 」是一種屬於破裂性的變形!

  7. 2024年5月4日 · 根據民視新聞網報導前氣象局地震預報中心主任郭鎧紋台灣大學地質系名譽教授陳文山中央大學地質所教授李錫堤近日在節目新聞觀測站指出台灣最安全的三個區域分別是彰化到雲林的海邊林口桃園的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