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法說會是什麼? 「法說會」、「法人說明會」,全名是「對法人投資機構的業績說明會」(股法說會稱為 Earnings Call)。 法說會目的是藉由這場法說會,對投資大眾說明公司目前營運狀況及未來獲利展望,以利大家了解公司經營與獲利狀況。

  2. 2024年4月15日 · 法說會(法人說明會),全名是「對法人投資機構的業績說明會」,美股法說會稱為 Earnings Call。 主要是公司向投資大說明公司過去營運狀況及未來前景,畢竟公司拿了股東的錢,就要跟大家報告公司運作狀況,如果只有透過財報來判斷公司體質,數字背後龐大的資訊量難以解讀,因此就需要透過法說會來解釋,投資人也可以在法說會上提出問題。 法說會多久辦一次? 台灣規定法說會和股東會是每年至少開一次,但有些公司會不只開一次。 而美股則是每季公布財報後召開。 美股跟台股法說會比較不一樣,台股除了疫情期間外,法說會幾乎都是實體場,但美國因為國土太大,如果辦實體法說會,成本太高,因此多半都是用電話會議的形式召開。 法說會內容. 法說會主要分成公司報告與參與者提問兩個部分。 公司報告.

  3. 2023年11月17日 · 投資股票時會聽到一個詞,那就是「法說會」這個詞,究竟法說會是什麼意思,對於股價又會造成甚麼樣的影響呢? 本篇介紹就來說說法說會這回事,並且說說法說會是好是壞,想要了解法說會的意思與目的的投資人就來看看本篇法說會的介紹吧。

  4. 2024年4月25日 · 法說會是什麽?. 法人說明會,簡稱 「法說會」 ,是由企業自行召開或是透過法人券商邀所舉辦的活動,並由上市公司經營團隊向法人機構報告公司營運成果,也是一場重要的投資人關係活動。. 企業報告的內容包含當前營運表現並針對財報詳細說明 ...

  5. 2021年12月13日 · 法說會是企業針對法人招開的說明會,法人說明會主要是向法人報告道企業經營績效與未來發展策略,一般散戶無法參加。 法人泛指企業組織、非自然人的投資者,在台灣股票市場,大家常聽過的 三大法人 ,是把法人根據資金來源分成外資、投信、自營商, 雖然一般散戶無法參加法說會,但現在已有越來越多公司提供線上法人說明會、直播,讓散戶也能觀看法說會。 美國股市的法說會稱為 Earnings Call ,和台灣的法說會概念相同,都是針對法人來解說公司經營狀況。 這篇文章市場先生主要以美股Earnings Call介紹,告訴你為什麼公司要開法說會,以及法說會要注意哪些可能會影響股價的資訊。 本文市場先生會告訴你: 法說會Earnings Call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要開法說會? 有什麼重要性?

  6. 2024年2月2日 · 法說會又稱為法人說明會,全名是「對法人投資機構的業績說明會」。 公司藉由法說會向法人報告企業營運狀況與未來發展策略,一般散戶無法參加,但現在已有越來越多公司提供線上法說會、直播,讓散戶也能觀看法說會。 二、法說會多久召開一次? 根據台灣交易所規定, 上市公司每年至少要在境內辦理 1 次法說會,包含企業自行辦理或是受邀参與皆可。 法說會當天所釋出的利多或利空消息,都會影響投資人的決策,經常直接影響股價,證交所為了避免在股市盤中進行法說會造成股價的大幅波動,通常法說會辦理的時間點會選在盤前或盤後的時段。 三、法說會都說甚麼? 法說會流程大概可分成公司報告以及開放提問。 公司報告的環節關注的重點在於企業對未來的展望,例如營收、毛利率是否能夠持續提升? 良率是否能大幅進展? 產品競爭力是否優於對手?

  7. 一、究竟甚麼是法說會呢? 法說會又稱為法人說明會,全名是「對法人投資機構的業績說明會」。 公司藉由法說會向法人報告企業營運狀況與未來發展策略,一般散戶無法參加,但現在已有越來越多公司提供線上法說會、直播,讓散戶也能觀看法說會。

  8. 一、究竟甚麼是法說會呢? 法說會又稱為法人說明會,全名是「對法人投資機構的業績說明會」。 公司藉由法說會向法人報告企業營運狀況與未來發展策略,一般散戶無法參加,但現在已有越來越多公司提供線上法說會、直播,讓散戶也能觀看法說會。

  9. 2023年5月25日 · 法說會是什麼? 法說會=公司成績單發表會 Max以前任職券商法人部時,曾經負責舉辦公司的法人說明會,所以知道法說會的一些「眉角」。 一般投資人比較少會接觸到法說會,主要是不容易參加 (主要舉辦在白天)

  10. 法說會(earnings call)是什麼? 是公司向法人投資人說明經營狀況的會議. 我們可以買賣的股票都是「上市公司」,他們跟廣大股民拿錢來經營公司,所以公司管理層有義務和責任跟股東們報告它的經營成果,以及回答股東們的提問。 而股東有分兩類,一類是個人戶,也就是散戶;另一類則是法人,也就是機構投資人。 通常,法人股東的錢都比較多,而在股市裡錢多就是老大,上市公司管理層們也更在意這些法人股東們的想法。 你想一下,假如你開了間咖啡廳,跟大家募資1000萬。 裡面有個股東一人就出了500萬,另外五人各出了100萬,你會比較在意誰? 當然是那個出500萬的大股東對吧,而也因為這個大股東出比較多錢,他承擔了更多風險,所以他得到管理層更多的關注也很合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