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4日 · 考量全球貿易新型態如近岸外包 (nearshoring),製造商將產線轉移至靠近市場之地點,為避免供應鏈轉移受經濟扭曲行為影響,爰調升來自未與墨國簽訂FTA國家之544項貨品進口關稅。. 受影響產品:鋼品、鋁品、紡織品、木製品、塑膠及相關製品、化學品 ...

  2. 2024年5月17日 ·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 全球商機資訊. 首頁. 經貿往來. 全球商機資訊. 美將取消雙面太陽能板進口關稅豁免 推動全套政策 強化國內供應鏈. 據媒體報導,拜登政府正在推動一整套政策,來強化國內的太陽能板供應鏈;包括擴大關稅範圍,對使用國產太陽能板的綠能開發商提供減稅指引,並承諾將加強監視不公平貿易的訊息。 白宮官員16日表示,美國為保護國內太陽能板製造業,將廢除進口雙面太陽能板豁免14.5%關稅措施,並且讓使用美製產品的太陽能電力開發計畫,更容易獲得政府補貼。 美國於兩年前免除雙面太陽能板關稅。 白宮如今表示,即將在短期內取消這項豁免。 之前這種太陽能板只占市場的一小部分,但現在已成為電力業大規模開發計畫的主要科技。

  3. 2024年5月9日 · 在2021年,逾450家公司未將出口收益匯回. 2024-05-09 駐緬甸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 陳組長伯彰. 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緬甸商務部的統計顯示2021年逾450家公司尚未匯回其出口收益截至2024年4月26日這些公司仍有未匯回的出口收益逾4.62億美元。 出口至亞洲國家的出口收益必須在45天內存入國內銀行帳戶,至出口到亞洲以外其他國家者,則須在90天內匯回。 根據緬甸中央銀行(CBM)的通知27/2022,未能進行強制匯款的公司將受到「外匯管理法」的制裁行動。 出口商可以致電067-3418754聯繫外匯管理局,或致電067-3408258及067-3408281聯繫貿易司進行進一步查詢。

  4. 2024年5月16日 · 該署核心目標是改善中小企業和新創企業的融資管道,在其成立階段和最初五年的運作期間,該署將自獲撥約1.068億歐元預算,以及來自歐洲投資銀行提供的5,950萬歐元貸款資金。 該計畫亦被整合至規模更大,預計將在2026年年中開始運作的發展暨韌性計畫 (Development and Resilience Plan),並推出另兩項補充措施:設立股權基金和鼓勵併購的行動計畫。 賽國政府已撥款3,000萬歐元用於股權基金,資金主要來自復甦計畫 (Recovery Plan),另有700萬歐元來自私人資本。 該基金旨在投資於賽普勒斯的新創和創新企業,以彌補高風險投資所帶來的融資缺口,並將委託歐洲投資銀行管理,預計2024年上半年開始運作。 點擊率: 22.

  5. 2024年5月10日 · 根據瑞士經濟研究院2024年5月6日發布四月商業狀況指標 (Business Situation Indicator來自製造業營建業及服務業約4,500家公司的調查)顯示製造業金融保險服務業及零售業從嚴峻的景氣中有所緩解其他服務業的景氣逐步改善反之營建業及建築相關工程的景氣略有惡化飯店業及批發業則嚴重惡化。 但由於私人消費可以刺激瑞士經濟,故仍保持樂觀態度。 企業預測瑞士整體物價通膨處於溫和,未來12月的平均通膨為1.6%, (2023年4月預測為2.6%);平均薪資成長1.6%,與通貨膨脹持平。 資料來源: KOF Business Tendency Surveys from April: modest recovery in the business situation

  6. 2024年5月17日 · 在氣候和能源領域, 承諾建立一個電力供應安全工作小組和路線圖,以監督英歐貿易合作協定所預設的高效電力交易計劃,在貿易和公平競爭領域,雙方即將就競爭合作協議進行談判,並呼籲針對非食品產品市場進行監管,在衛生安全方面,其更呼籲歐盟疾病管制中心和英國衛生安全局未來應持續加強合作,雙方也討論過去一年國際安全事務的進展,包括反恐和網路議題,如在英歐貿易合作協定下的執法和司法合作事務,雙方也同意提升技術合作,以便自動搜尋車輛登記資料。 點擊率: 31.

  7. 2024年5月14日 · 首頁. 經貿往來. 伴隨電子商務日趨蓬勃零售商加快推進線上與實體銷售整合步伐相依共榮創造更大利潤. 2024-05-14 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經濟組 謝經濟秘書嘉豪. 一、隨著網路購物的興起,實體零售商確實在2010年代中期歷經經營劇變,大量店面被迫關閉,衆多零售商宣告破產,然經多年演變發展,線上和實體購物之整合協作已漸入佳境: (一)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去 (2023)年網路銷售額佔零售總額之15.4%,高於2022年的14.7%與2014年的6%。 Global Data研究顯示,於此電子商務蓬勃發展之際,實體店依然為零售業的核心與樞紐,消費者在上網購物前,仍多傾向於親至實體店瀏覽、觸摸或試用商品並且喜好至店面取貨或退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