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5月10日 · 邦克列酸是什麼? 邦克列酸(Bongkrekic Acid),舊名米酵菌酸,是一種由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亞型(Burkholderia gladioli pathovar cocovenenans)產生的粒線毒素。 此菌主要產生於發酵的玉米面等變質澱粉類製品、穀物發酵製品(如腸粉、河粉、酸湯子、年糕、湯圓、玉米澱粉、發酵糯小米等)、變質的鮮銀耳、木耳之中,存在於土壤與各種植物中,當溫度介於 22°C 到 30°C 時,為有利於毒素生長的環境。 唐菖蒲伯克氏菌容易在富含脂肪酸的食物中繁殖,但唐菖蒲伯克氏菌本身容易被殺死。 邦克列酸具有非常強的耐熱性,即使經過 100℃ 的沸水煮沸,或者使用 120℃ 高壓鍋蒸煮也很難分解或轉化,進而破壞它的毒性。

  3. 6 天前 · 米酵菌酸是什麼? 如何產生? 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指出,米酵菌酸毒素最早在印尼發現,當地一種名為Tempe bongkrek的傳統椰子發酵餅引發中毒,進而得知這種毒素。

  4. 2024年5月23日 · 米酵菌酸是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産生的一種毒素,是引起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與一般細菌毒素不同,該毒素是一種小分子脂肪酸,可抑制線粒體膜的通透性,造成肝、腦、腎、心臟等實質臟器的損傷。

  5. 2024年5月28日 · 衛福部4/3舉行第2次專家會議,衛福部次長王必勝會後宣布,與會人員一致決議,米酵菌酸應該更名,改用音譯「邦克列」,以免民眾對製品產生 ...

    • 21 分鐘
    • IC之音 【Hi科技咖】
  6. 2024年5月20日 · 其中懷疑導致中毒的「米酵菌酸」到底是什麼?. 在什麼樣的條件下才會產生「米酵菌酸」呢?. 只要」製品、甚至木耳都可能有風險嗎?. 千萬不要太過恐慌,讓《食力》告訴你這個罕見的毒素到底怎麼產生的!. 【贊助】支持優質飲食知識頻道 ...

  7. 2024年5月15日 · 台北市信義區 A13 的素食餐廳「寶林茶室」爆發集體食物中毒事件,造成 2 人死亡,昨(28 日)確定從 2 名死者血液檢體中採樣到「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這台灣首次檢測出此項毒素。. 究竟什麼是米酵菌酸」,有可能出現在哪些食物中,又要 ...

  8. 2024年5月9日 · 天然的色素「紅麴」因含有Monacolin K能降低膽固醇和血脂,而「高膽固醇血症」一個在初期難以察覺的疾病,除了定期健康檢查外,也能透過11個飲食建議和保健品來有效遠離、改善高膽固醇血症。. 在近期日本小林製藥的紅麴產品被揭露含有不應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