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一天該喝多少水 相關

    廣告
  2. 過去一個月已有 超過 100 萬 位使用者造訪過 agoda.com

    立即預訂可慳更多,Agoda®一直保證最低價! 我們全天候為你提供協助,出走都唔會注定一人! ...

    • 高雄

      超值酒店,神秘優惠

      先訂後付,節省更多!

    • 折扣優惠

      計劃緊下次旅程?

      我們為你提供最抵優惠!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8日 · 國健署菸害防制組組長羅素英表示,調查顯示,國人男性比女性更容易過量飲酒,而在高飲酒率背後,千萬不可輕忽「飲酒」對健康所帶來的危害。 尤其,衛福部111年國人死因分析資料就發現,觀察男女性十大死因,111年男性死亡率多高於女性,其中又以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男性死亡率為女性2.6 倍(每十萬人口25.6 人/9.8 人),此為與飲酒有關的死因。 國健署提醒,世界衛生組織(WHO)已指出酒精是一種具有毒性和精神作用的成癮性物質。 許多研究也顯示,酒精對中樞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及心血管系統有毒性作用,且酒精飲料中所含之乙醇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歸類為第一類致癌物質,會抑制免疫力,增加罹患傳染病(包含結核病、愛滋病)的風險。 台灣人天生沒有酒的本錢!

  2. 2024年5月23日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球暖化下,台灣夏天已經沒有最熱,只有更熱,甚至令人感到熱到崩潰!台大公衛學院今(23)日發表最新研究結果更顯示,熱危害可能導致腎臟傷害,尤其,研究團隊點名戶外工作者(農民、勞工)、中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懷孕中的女性等族群,因身體熱 ...

  3. 2024年5月20日 · 其實有方法!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營養室主任魏賓慧今(20)日強調,只要瞭解並掌握「溫度、時間、個人衛生」這三大要素,即可降低食物中毒機率,吃的安心;專家也點名,民眾應盡量減少生食或是半生不熟食物,且冰箱千萬別塞滿超過7成。 導致食物中毒的原因眾多,臨床常見包括:食品本身受到汙染、不當儲存和加工方式以及環境和人為因素等。 而食物中毒依據致病因素,又可分成4大類型,分別為:細菌性、病毒性、天然毒性及化學性,其中又以細菌性最為常見。

  4. 2024年5月9日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母親節前夕國健署今9日推出新版的孕媽咪健康及衛教手冊一改過去懷孕只是準媽媽一個人的事的思維導入準爸爸的角色除此之外內容也著重破除台灣人常見的懷孕迷思編製計畫主持人馬偕醫院婦產科資深主治醫師黃閔照就強調像是懷孕未滿三個月不能說」、「懷孕不能喝咖啡」、「懷孕不能按摩其實都不是忌諱不要因為不敢這個不敢那個反而讓懷孕變成苦差事。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為了提供準爸媽更容易閱讀及理解的孕產衛教資訊,這一次新版手冊完全從孕媽咪的視角出發,傾聽及同理孕媽咪們的問題與需求,諮詢各領域專家及參採第一線照護人員意見,並參考國際實證,經多次焦點座談及試讀意見蒐集,才完成新版「孕媽咪健康手冊」及「孕媽咪衛教手冊」。

  5. 2024年5月17日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倒數2天,在國內實施超過1200天的「口罩令」將正式走入歷史,包括:醫療機構、醫事機構、一般護理之家及老人福利機構等三類場所,口罩規定取消「強制配戴」、改為僅「建議配戴」,全面解禁之後,什麼時機才乖乖 ...

  6. 2024年5月9日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疾管署昨經專家會議拍板決定宣布5月19日起全面解除醫院口罩令取消強制配戴規定改為僅建議配戴」,不再具有強制性由於開放時間點就選在520前一天引發外界聯想。 衛生福利部部長薛瑞元今(9)日強調,解除強制口罩令是諮詢會專家的決定,但他也笑說,在新總統上任之前把COVID-19防治的相關管制措施做一個結束,應該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疾管署是在昨天召開「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COVID-19防治組」專家會議,經2個小時討論,最終決議「為防治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進入醫療(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應佩戴口罩」公告將於5月19日停止適用。

  7. 2024年5月9日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主任張祜銘提醒,依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 ( IARC)在著名國際期刊《柳葉刀腫瘤學Lancet Oncology》期刊發表的研究結果,分析全球癌症病例資料後,發現酒精導致的癌症占總病例4.1%,尤其在亞洲,這種「出癌症」的現象最為顯著,東亞地區的比例高達5.7%。 飲酒導致癌症,不僅跟酒的種類、飲酒方式等有關,基因更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研究已經證實,亞洲人中乙醛脫氫酶基因變異的比例較高,有這種基因變異的人,飲酒後致癌風險可高達數十至數百倍。 張祜銘說,有些人誤解酒後會臉紅,表示代謝快,其實酒後臉紅,很可能就是乙醛致癌物在體內累積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