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7日 · 台大資管系畢業生林睿庠日前遭紐約警方逮捕,原因是他經營暗網市場販毒,而且還涉及洗錢、販售不實藥品。. 林睿庠的另一個身份,是赴台灣邦交國聖露西亞服役的外交替代役男。. 諷刺的是,他還曾教當地警察如何打擊數位犯罪。. 今年23歲的林睿庠 ...

  2. 2024年5月24日 · 也引發外界擔憂的,還包含尚未進到表決程序,但可能踰越立法權、未徵詢公共意見或進行環評的公路、高鐵建設。. 預期5月24日,立院外會有更多抗議群眾。. 他們訴求為何?. 立法院分裂,會影響到台灣抵禦中國威脅?. 日經亞洲(Nikkei Asia)針對 ...

  3. 2024年5月27日 · 制定計畫時必須留有容錯空間,因為職場是個快速試錯、改錯的地方,你永遠沒辦法找到一個完美的狀態。. 雖然細節會決定成敗,但只有在「策略正確的時候」才適用。. 如果你是凡事都容易操心的管理者,對下屬的工作成果有控制慾和強迫症,那麼 ...

  4. 2024年5月31日 · 最厲害的工作者不會一直鞭策自己,而會「管理精力」. 當工作占據80%的時間,不僅嚴重影響到自己的生活,也會連帶影響到工作表現和績效。.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彭建文、楊珮君. 彭建文專欄 2024.05.31. 摘要. 104人力銀行發布一份「經理人 ...

  5. 2024年5月24日 · 離開舒適區的穩定進步方法. 那麼,我們既要離開舒適區,又要盡可能的減少意志力的損耗,以維持自控系統的正常運轉,怎樣才能同時滿足這兩個要求呢? 唯一的做法就是站在舒適區的邊緣,向學習區的方向邁出一小步。 我給它取名為「0+1+N行動法」。 「0+1+N行動法」指的是你在確定了想要養成的習慣或需要完成的任務後,向前邁出一步即可,走完一步後再決定是否繼續走下去。 不願意的話就停止不走,願意的話則繼續再走一步,直到自己願意結束為止。 這樣解釋也許你會覺得莫名其妙,不過沒關係,我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其實很多事情本身並未處於恐慌區,而是位於學習區。 只是我們給它們列出的數量、強度等額外要求讓其處於恐慌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6. 2024年5月23日 · 時事分析. 立法院在吵什麼? 國會改革法案內容懶人包. 立法院會5月17日、21日處理國會改革法案,朝野衝突不斷。 圖為5月17日。 (來源:翻攝自「國會頻道」YouTube) 撰文者:商業周刊編輯處用戶成長中心、中央社. 商周頭條 2024.05.29. 摘要. 立法院會17日、21日處理國會改革法案,3黨對於修法內容存有極大歧見,朝野爆發激烈肢體衝突。 民進黨指責,藍營在審理法案的程序上存在重大瑕疵,國民黨則表示程序合法合理。 商業周刊編輯處用戶成長中心整理: 國會改革5法是哪5法? 是指修正《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刑法》、《立法院組織法》、《立法委員行為法》、《立法委員互選院長副院長辦法》等5法的部分內容。 國會改革法案引發哪些爭議?

  7. 2024年5月20日 · 這是因為大部分的人只會看到自己想看的那一面,又或者大崩盤的恐懼總是讓人記憶猶存。 我們以美國的標普500指數來說,在2000年時達到歷史新高價,但接下來2年發生科技泡沫下跌超過50%;在2007年又創下歷史新高價,但緊接著2008年發生金融海嘯,也是下跌超過50%以上。 由於在短短不到10年內,就發生2次股市創歷史新高後,接著重挫50%以上的狀況,所以投資人自然就會把股市創新高後,接下來就會發生崩盤視作必然。 但事實上,只要往前追溯歷史,就會發現創新高不一定會引發崩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投資前最重要的事》一書中,作者班‧卡爾森(Ben Carlson)統計了從1950年開始,標普500指數創新高的次數,結果顯示標普500指數共創造了1100個新高價。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