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1 天前 · 可以認識憂鬱症、了解憂鬱症知道如何找到資源自助/助人、自救/救人,為正在為了憂鬱症所苦的自己或親友,找到適合的心解方,這是本期《康健》製作《心解方 憂鬱症使用手冊》的初衷。知名作家安德魯.所羅門以自身對抗憂鬱症的經歷完成《正午惡魔》一書,書中最後他說:「夏天一如 ...

  3. 2024年5月7日 · 無論你是抑鬱症患者抑或患者朋友和家人都要好好了解抑鬱症/憂鬱症的成因症狀/先兆種類治療方法對於自我救助至關重要透過 抑鬱症自我測試 認清患抑鬱症//憂鬱症的風險及早對症下藥透過了解此病而幫助患者盡快走出困局每個人都有情緒低落的時候通常會隨著時間好轉可是,抑鬱症/憂鬱症發作的患者,負面情緒強烈並持續低沉鬱悶,感覺好像困在黑房中,呼救無援,感到無助。 抑鬱症/憂鬱症是一種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對患者及照顧者的生活和幸福感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在本文中,我們將詳細介紹抑鬱症/憂鬱症,以及五種有效的自救方法,並提供一位專業醫生的專訪。 (編註:台灣一般稱「抑鬱症」為「憂鬱症」,同義。 閱讀全文. 2216134次閱讀.

  4. 6 天前 · 判別是否真正罹患憂鬱症的重點在於,「明明到目前為止都沒什麼問題做得開開心心的然後在某個時間點身體突然生病開始出現懷疑可能是憂鬱症的症狀」。 如果是個性上的問題應該是與生俱來原本就會這樣。 但如果真的是憂鬱症,則是會在某個時間點突然顯現出來。 比判別是不是憂鬱症更重要的事. 長年擔任精神科醫師,也曾碰過想要投機取巧騙休假的病人對我說:「請幫我開憂鬱症的確診證明書。 」對於這類型的人,有兩個重點能夠看出對方是否真的有憂鬱症。 第一個重點:一領完一年六個月的傷病津貼後就突然不來回診的人。

  5. 2 天前 · 重度憂鬱症用 1 治療 、2 週就能改善,找回活力生活. 根據衛福部統計,全台約 8.9% 民眾罹患 憂鬱症 ,其中, 5.2% 為重度憂鬱症,但許多患者因缺乏病識感,對社會、生活、工作和家庭都造成了嚴重影響與負擔。. 亞東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陳昶表示,部分 ...

  6. 6 天前 · 之前我有大約2-3年有嚴重憂鬱症的狀況。 然後感覺後來有好點,但是覺得就是容易反反覆覆的復發。 最近我思考了一下覺得我本身是一個懶人非常不勤勞不知道是不是低潮或是憂鬱症而有的負面念頭排山倒海而來) 就是做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勁,然後只要有一點複雜的事情就會覺得很麻煩~ 感覺常常沒電🪫⋯⋯ 真的很困擾@@ 1.比如明明要讀書,但是就會因為覺得很麻煩很困難,而一直逃避課業⋯但是越逃避沒完成,就會越積欠越多,然後就會無限♾️惡性循環。

  7. 2 天前 · 若您未滿18歲請點選青少年憂鬱情緒自我檢視表檢測情緒。 開始檢測. 本量表授權引用自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93年11月17日台會綜三字第0930052121號函台灣人憂鬱問卷之發展係由李昱楊明仁賴德仁邱念陸周騰達等五人進行經董氏基金會進行大規模實測建立具信效度之常模分數由宋維村醫師黃國彥教授胡維恆顧問醫師張本聖副教授審訂。 歡迎18歲以上成年人使用!

  8. 2024年5月23日 · 憂鬱症協會前理事長張家銘:「事實上憂鬱症是一種疾病它已經沒有辦法靠自己起來過去其實世界衛生組織就是說其實這個世紀是憂鬱症相對而言是3大疾病它是越來越增加越有錢的國家越不快樂世衛組織統計全球超過三億多人患有憂鬱症每年更平均超過80萬人因此喪命專家提醒若身邊有親友罹患憂鬱症有些你認為是鼓勵的話語反而是更大的壓力像是加油你已經很幸福」,或者是你太想多了」,這些話其實是在傷口撒鹽。 林口長庚精神科醫師林皇利:「常常我們對憂鬱症的患者會提到說,那你就自己想開一點就好啦,你就想一點正面的事情就好了,但是在這個我們腦功能失調的時候呢,他是沒有辦法像我們一般的人,他可以選擇一個比較正向思考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