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李志宏說,毛蟲所致的皮膚炎高峰期應是其生長季的春夏4、5月,但受全球暖化影響,9月澎湖突破高溫紀錄,加上8月前段時間爆雨,導致在中秋前後毛毛蟲大發,隨著去年受新冠肺炎影響漸小,造成中秋報復式旅遊人潮,是這次導致暴發性空氣傳播毛毛蟲皮膚炎原因。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5月25日 · 台北市的皮膚科醫師林昱廷指,28日晚間門診一位剛從澎湖回來的病患後,初步推斷兇手就是「台灣黃毒蛾(Euproctis Taiwana)」體毛所造成的皮膚劇烈搔癢、紅腫等過敏反應。 澎湖發生千人皮膚出紅疹發癢症狀,不僅引發地方緊張,也讓想要去澎湖旅遊的民眾欲步,也爆發旅館退房潮,澎湖縣衛生局委託衛福部澎湖醫院與高雄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李志宏等人進行遠距門診,李志宏29日表示,患者出現紅疹部位多在穿衣時容易暴露在外的手臂、脖頸等處,評估可能是「毛毛蟲皮膚炎」。 林昱廷醫師28日晚間在臉書貼文指出,「今晚門診來了一位剛從澎湖回來的病患。 他說在過去三天皮膚陸續開始出現紅、腫與會癢的丘疹。 仔細檢查後發現這樣的疹子貌似常見的毛毛蟲皮膚炎

  3. 2024年5月16日 · 澎湖季風強、乾燥少雨,加上鹽害嚴重,多年來由耐旱的外來樹種「銀合歡」稱霸全島,植被過於單一的風險在2021年爆發黃毒蛾毛毛蟲危機,將近千位民眾染上皮膚怪病,原因竟然是因為生態系統太過單純,少了天敵制衡蟲害,2022年澎湖啟動造林,善用 ...

  4. 2024年5月16日 · 澎湖 季風強、乾燥少雨,加上鹽害嚴重,多年來由耐旱的外來樹種「 銀合歡 」稱霸全島,植被過於單一的風險在2021年爆發黃毒蛾毛毛蟲危機,將近 ...

  5. 2024年5月28日 ·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且會反覆發作的皮膚疾病,患者的皮膚除了會出現乾燥搔癢之外,不同的人會合併有不同症狀,如紅疹、脫皮、滲出組織液、結痂或苔癬化等。 目前全世界約有5-20%的小孩罹患異位性皮膚炎,雖然許多人在年紀漸增之後,異位性皮膚炎也隨之改善,但也有人在長大成人之後仍持續發作,甚至繼續惡化。 異位性皮膚炎紅疹照片。 (圖/翻攝自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 起紅疹原因3:蕁麻疹.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主要症狀為發紅、發癢的膨疹或隆起的斑塊,常伴隨著搔癢、刺痛和灼熱感,乍看就像是被蚊子叮咬後的紅疹。 這些紅疹或隆起的斑塊往往如一陣風一般來得快且去得也快,可能在數個小時就自動消失,發作很少超過一天,因此又俗稱為「風疹」。

  6. 2024年5月10日 · 脂漏性皮膚炎: 通常因壓力、睡眠不足、季節交替等引發,位置常見在頭皮、臉部T字部位,也就是額頭、睫毛、鼻子附近,出現發紅、皮屑、搔癢等。 缺脂性皮膚炎:

  7. 2024年5月29日 · 台北林口長庚醫院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毓惠說,異位性皮膚炎容易反覆發病,常併發氣喘、 過敏性鼻炎 ,甚至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應控制病情,減少身體 發炎反應 。 留意氣喘、過敏性鼻炎共病. 根據統計,全台有百萬人罹患異位性皮膚炎,每到換季時節,溫度變化易使皮膚乾燥或出汗,皮膚開始長紅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