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 天前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食物過敏大調查結果出爐,排行榜驚現新警訊! 除了「有殼海鮮」穩居國人過敏原的大魔王地位之外,引發關注的是,「花生」分別高居國小學童過敏第二位,以及國中學生、成人的第三位,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溼科主任蘇冠文表示,打破過去認為只有在國外出生長大者才會對花生、堅果較易嚴重過敏,現在台灣有越來越多本土、沒有出過國的孩子對花生過敏了! 禍首指向環境改變。 食藥署今(29)日上午舉辦例行食藥安全管理說明記者會,公布市售食品最常見的過敏原,也提醒業者必須依規定標示過敏原相關醒語資訊,違者可依食安法開罰新台幣3萬元至300萬元。 台灣的食物過敏盛行率上升中!

  2. 2024年5月20日 · 其實有方法!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營養室主任魏賓慧今20日強調只要瞭解並掌握溫度時間個人衛生這三大要素即可降低食物中毒機率吃的安心專家也點名民眾應盡量減少生食或是半生不熟食物且冰箱千萬別塞滿超過7成。 導致食物中毒的原因眾多,臨床常見包括:食品本身受到汙染、不當儲存和加工方式以及環境和人為因素等。 而食物中毒依據致病因素,又可分成4大類型,分別為:細菌性、病毒性、天然毒性及化學性,其中又以細菌性最為常見。

  3. 5 天前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一般外科主任黃郁創表示,疫情後旅宿業和餐飲業開始復甦,不少民眾外食邀約不斷,大吃大喝,各式腹痛腸胃疾病問題不斷在醫院門急診出現,膽結石甚至膽囊炎就是其中一個大宗。 黃郁創指出,造成膽結石的成因有很多,與種族、性別(女性較高)、懷孕、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病患者、腸道手術後及缺乏運動有關,但最主要成因是飲食習慣。 黃郁創解釋,膽囊位於右上腹,肝臟下方,肝臟製造膽汁經由膽管至腸道幫助脂肪消化,而膽囊位在膽管旁可儲存膽汁,就如同位在長江旁的洞庭湖一樣,可調節長江水量(雨季吸水儲存,旱季則出水),如果喜好常食用高脂肪類食物,膽囊就必須不斷儲存、收縮,這會造成膽汁被濃縮而過飽和,就會形成膽砂、膽石。

  4. 2024年5月12日 · 穩定追蹤期:當情況較為穩定時,便要注意飲食的均衡,全榖雜糧、蔬菜、水果、豆蛋、乳品、油脂堅果等六大類飲食要均衡攝取,以保持足夠的營養素來對抗癌細胞。 侯沂錚提醒,乳癌病友唯一要注意的是,不可攝取高油及高熱量精緻食物、生食與酒精。 因為高油、高熱量的食物含有較多飽和脂肪,通常也會有較多膽固醇,膽固醇是合成雌激素上游的原料,攝取過多的飽和脂肪可能會使體內荷爾蒙紊亂,從而刺激乳癌細胞增生;此外,因免疫力較低,生食可能隱藏著許多細菌,故要避免生食;長期攝取過多精緻糖不僅容易肥胖,亦可能造成胰島素阻抗,可能促進癌細胞的增生;過量酒精攝取則會促進荷爾蒙分泌及活性進而增加乳癌發生及復發的機會。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下肢無力!

  5. 2024年5月11日 · 飲食以少油少糖高纖為飲食原則烹調盡量以清蒸水煮取代油炸少吃內臟肥肉等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避免精緻醣類食物像是蛋糕汽水冰淇淋等零食而用蔬菜水果榖類等來做為替代。 另外,每週5天以上進行至少1個小時的運動,養成運動習慣;同時每日使用3C產品或看電視等久坐型態要避免超過2個小時。 蘇軏提醒,高血脂未經治療會增加未來罹患其他代謝疾病、心肌梗塞、中風,甚至猝死的機率,不可輕忽。 尤其,青少年的身體還在成長發育,但有時候對自身健康沒有那麼注意,因此更需要家長和醫護人員的關心,適當的健康追蹤以及協助改善生活型態。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尿床會受遺傳影響! 「一狀況」下孩子尿床機率破7成. 糗!

  6. 2024年5月13日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承值/台北報導. 《菸害制法》去年1月大修法,納管加熱菸、禁絕電子煙和加味菸等品項,但歷經1年半時間,衛福部迄今未通過1家加熱菸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甚至上千種加味菸,僅禁花香等4種口味,最離譜的是一年中,已有14 ...

  7. 2024年5月11日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針對食物中毒問題台中市議員曾朝榮提出質詢時指出台北寶林餐廳吃中餐晚餐竟然死這麼多人整個警覺性不足包括通報檢驗現場採檢都是大疏失是台中市一個很好的借鏡但台中近期發生幾例元凶源頭在哪裡新聞刊出來台中市顏面盡失叫幸福城市推觀光旅遊卻讓民眾認為台中吃的不衛生。 曾朝榮詢問,如何預防事件的發生? 副市長鄭照新說明,實際上在食安的通報,一方面稽查,一方面因為有獎金制度,所以在通報上面都是趨於積極。 有關於4月17日台中女中總共123人食物中毒,11人就醫,曾朝榮質疑,完全沒有檢查出任何食品毒菌,很奇怪;找不到病毒在哪裡,且經檢測合格,又已經開始復業,這要怎麼避免,降低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