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4日 · 益生質則可以理解為益生菌的食物,可以幫助益生菌在消化道中定殖增長,讓益生菌發揮功效。 纖維質、膳食纖維就是益生質,因此補充益生菌的同時可以選擇添加了益生質的產品,或是多吃蔬菜、水果來讓益生菌在腸道裡住得更久。 菌種、菌株傻傻分不清? 吃錯功效大不同. 記得小時候課本裡說的「介門綱目科屬種」嗎? 不只不同菌種對健康會帶來各異的影響,菌「種」之下其實還可以再細分為菌株,經由科學家研究、了解其功效後為其命名各種編號,就像益生菌的身分證;即使是同一菌種下的菌株們,也有不同的健康功效。 舉例來說,常見的鼠李糖乳桿菌、植物乳桿菌、副乾酪乳桿菌都是益生菌「菌種」的名字,同屬於乳酸乳桿菌屬,AP88、AP126等編號名稱指的則是特定「菌株」。

  2. 2024年5月10日 · 消除脹氣可以做一些運動或姿勢, 國泰綜合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陳信佑和 醫療保健網站WebMD分享以下消脹氣的方法: 按摩:順時針或逆時針按摩腹部,可以幫助消化和腸胃蠕動。 散步:飯後散步15~20分鐘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幫助緩解脹氣。 薄荷油:許多人脹氣時會在肚子塗抹薄荷涼膏,薄荷有幫助腸胃蠕動的效果,不過 陳信佑醫師表示,主要還是塗抹時有按摩到腹部,且 2歲以下的孩童不能使用含有薄荷的產品 。 熱敷:泡澡或熱敷可以緩解 肌肉痙攣 和緊張,也有助於緩解脹氣。 瑜伽 :根據WebMD的資料顯示,有3種瑜伽姿勢可以幫忙緩解脹氣。 第1種為抱膝式,躺在地上雙腿屈膝,雙手抱住膝蓋或小腿,吐氣時慢慢將膝蓋拉向腹部,停留5~10個呼吸。

  3. 2024年5月7日 · 菇類是真菌,菌傘和菌柄幾乎都能食用,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和礦物質。 其中,水溶性纖維可幫助腸胃蠕動、清腸助便,也能增加飽足感,是用於減重的優質好食材。 以香菇為例,每100克就含有3.8克的膳食纖維,是蘋果的2倍、白菜的3倍,可說是CP值相當高的膳食纖維來源。 此外,菇類還有「蔬菜牛排」的稱號,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指出,菇類蛋白質含量比一般蔬菜類高出好幾倍,同樣100克,菇類有3~3.5克的蛋白質,葉菜類大概只有1.2~1.3克蛋白質。 1關鍵步驟可讓菇類保存更久. 菇類一旦摘下,在常溫下會繼續熟成,要避免碰到水,盡早食用。 黃淑惠說,尤其雨季更需要留意保存問題, 若是發現菇類已經變色、變味就表示不新鮮了 ,若是保存不當,恐導致身體不適、食物中毒。

  4. 2024年5月10日 · 工業革命以來,噪音的傷害,是人類為了文明進步,一直默默承受且必須付出的代價之一。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 長期曝露於超過53分貝的交通噪音中,極可能影響身心健康 。 但大家知道嗎,國內的法規是這樣寫的:「行駛中車輛的分貝數於道路速限小(等)於50公里的管制標準為86分貝;道路速限50~70公里的管制標準為90分貝」! 台灣約2百多萬人,為聽力損傷所苦. 為了提醒世人重視聽力保健,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的3月3日訂為世界聽力日(World Hearing Day)。 2023年,世界聽力日的願景是:「Ear and hearing care for all! Let's make it a reality」,希望能夠落實全球聽力健康照護的基本人權。

  5. 2024年5月8日 · D-甘露糖(又稱右旋甘露糖,D-mannose)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種單糖,在蔓越莓、藍苺等苺果或是蘋果、桃子裡有微量的存在。 D-甘露糖是葡萄糖的異構物,但是幾乎不會引起人的血糖反應。 甘露糖在人體的用途主要是形成多醣或是醣蛋白的一部分,更由於能與壞菌纖毛結合,因此可預防壞菌附著在黏膜上,正由於這些特點,D-甘露糖在歐美被視為維持女性私密處清爽、預防感染的聖品,常與蔓越莓、益生菌搭配在一起,成為「女性私密御守鐵三角」。 人體腸道可以吸收D-甘露糖,但是吸收速度很慢,所以很多甘露糖都被排泄掉了,但就是這些從尿液排掉的甘露糖,反倒對人體泌尿道的健康產生很好的幫助。 推薦閱讀:5大超級莓果,這2種最能對抗糖尿病、延遲認知退化. D-甘露糖有什麼保健功效?

  6. 2024年5月14日 · 很多人以為自己只是「有年紀了、太累」而忽略身體發出的警訊,許多人經常發現時已經肝纖維化或肝硬化上身,轉至肝癌風險遽增。 護肝保健食品,留意三大重點. 「小心肝」絕不能等到肝臟出現問題才開始,中年以後,更要從日常保健積極護肝。

  7. 2024年5月10日 · 多數人以為喝酒傷肝、熬夜爆肝,但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最傷肝的其實是慢性肝炎,從科學數據來看,肝癌病人罹癌主因是B、C型肝炎等病毒性肝炎,其他原因則為酒精肝及脂肪肝。 8成肝癌與B、C型肝炎有關.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系教授級主治醫師盧勝男的研究指出,逾8成肝癌病人罹病主因為感染B型及C型肝炎,這是因為一旦感染B、C型肝炎病毒後會變成慢性肝炎,造成肝臟反覆發炎,最後發展為肝硬化,大幅增加罹患肝癌的風險,這就是「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數據顯示男性肝癌主要是B肝引起,女性則是C肝引起。 圖片來源 / 國健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