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7日 · 1年可能多拯救5,000生命. 美國一則新研究發現65歲以上的女性病患給女醫師治療比起男醫師死亡率再住院率都更低。. 專家分析背後可能的原因認為美國女醫師的診療模式是全面提升醫療品質的關鍵。. 不同性別的醫師,看診有差別嗎?. 當今 ...

  2. 2024年5月23日 · 分享. 一份發表在今年(2024)歐洲預防心臟病學會(ESC Preventive Cardiology會議的報告證實想改善心血管疾病延長壽命應盡早養成爬樓梯習慣。. 這份報告綜合分析9份研究共4.8萬人發現有規律爬樓梯習慣的人可降低39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同時也 ...

  3. 2024年5月17日 · 《照護的邏輯(The Logic of Care)》是荷蘭醫療社會學家摩爾(Annemarie Mol),以糖尿病照護為研究主題,討論醫病關係的重要著作。 這幾年著名的美國醫療人類學家凱博文(Arthur Kleinman),也出版《照護的靈魂(The Soul of Care)》,描述他長期照顧失智伴侶的生命故事。 照顧高齡長輩 每個選擇都不容易. 因為中文翻譯的關係,Care在台灣有時翻譯為「照護」,有時翻譯為「照顧」。 凱博文既是丈夫,也是醫生;摩爾討論的則是糖尿病照護的醫療與護理實作,他們的中文書名用的都是「照護」。 在這個專欄,我借用摩爾的書名,但是以「照顧」為名,想要跳脫醫療與護理場域,與讀者討論、分享的,是非醫療背景的家屬,照顧高齡長輩的日常實作。

  4. 2024年5月6日 · 秘訣2:多元豐富的社交生活 積極的社交生活和出外旅行,同時促進大腦與肌肉功能,常保身體和心智的健康。透過與家人朋友的互動和體驗新事物,展現出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50+生活更加自信和從容。秘訣3:維持減齡外在的自信美

  5. 2024年5月8日 · 1. 預防女性泌尿道感染. 女性泌尿道感染是很多女性難以啟齒的困擾,泌尿道感染絕大部分的起因是大腸裡的壞菌,尤其是大腸桿菌,不慎感染到尿道,而在黏膜處附著並大量繁殖,造成發炎、搔癢等症狀。 泌尿道感染傳統是以抗生素治療,但是研究發現,D-甘露糖具有預防的效果。 食入的D-甘露糖很大一部分會從尿液被排掉,但是D-甘露糖剛好會與尿道裡的大腸桿菌附著用的纖毛結合,這樣大腸桿菌就失去附著在尿道黏膜的效果,很容易就被尿液沖走,就不會大量繁殖造成尿道發炎。 人體 研究 顯示,針對一些頻繁好發泌尿道感染的女性實驗,服用6個月可以幫助降低再發的機率。

  6. 2024年5月14日 · 2024-05-14. .更新日期 / 2024-05-10. .文 / 整合傳播企劃. .出處 / 整合傳播企劃. 字級. 收藏. 分享. 台灣平均總工時位居全球第六高 2 ,比韓國和日本還多。 根據勞動部調查,指出台灣有4成勞工有加班情況,平均每月加班13.4小時 3 ,對照過去二十年來,「肝癌」始終蟬聯全國十大癌症死因第一或第二名 4 ,「過勞」代表的不只是勤奮,也是在慢性侵蝕健康。 根據衛福部統計,全台每年約有1萬3千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 肝癌的前奏-肝纖維化,許多忙碌過勞族群往往忽視了這點。 究竟肝纖維化是什麼? 為什麼肝纖維化會是肝癌前奏?

  7. 2024年5月17日 · 蛋白質是人體細胞、組織的主要構成物質,是維持健康的基礎、更是病後補養幫助組織修復的關鍵營養,尤其高齡族群的蛋白質吸收利用率較差,需要更高的補充量,一般成人每日蛋白質建議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1.1g,65歲以上則建議提高至1.2 g以上,以維持肌肉功能。 然而許多長輩因為牙口不好,或擔心吃下太多脂肪膽固醇而少吃肉類,卻沒有替代的蛋白質來源,攝取量反而比年輕時低。 此外,高齡族群常見的慢性病,也提高了長輩們營養缺乏的風險。 根據2017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超過84.7%的老年人罹患至少1項慢性病。 許多長輩因為慢性病而飲食受限,卻導致營養不良的問題。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銀髮族營養補充、病後補養這樣吃. 年紀大了容易胃口差,又怕吃下太多負擔,究竟銀髮族要怎麼吃才算夠?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