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 天前 · 1. 鯖魚. 富含 EPA 和 DHA,研究指出,飲食中的 Omega-3 不飽和脂肪酸,在膽固醇的代謝過程中具有額外的調節作用,可以保持血管通順。 2. 黑木耳. 是膳食纖維含量最高的菇類,可以增加飽足感,防止暴飲暴食,還能加速膽固醇代謝,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 3. 海藻. 有很多水溶性膳食纖維,不僅能抑制餐後血糖升高,還可以和膽固醇結合,形成不易吸收的複合物,以排出體內的膽固醇。 4. 豆腐. 豆製品中的大豆蛋白、異黃酮、皂素、寡糖(棉籽糖、水蘇糖),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5. 堅果. 含有單元不飽和脂肪酸(MUFA)和植物固醇,有助於改善血液中 LDL-C。 6. 橄欖油.

  2. 3 天前 · 最近天氣多變,時而溫暖時而潮濕加上空氣污染日趨嚴重,導致過敏性鼻炎的患者日益增加。 根據統計,過敏性鼻炎的盛行率約22%,且有逐年增加之趨勢。 醫師表示,如果吸到髒空氣打噴嚏、天氣變化流鼻水、睡飽起床還是熊貓眼,很可能罹患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與遺傳有很大的關係,父母有一位有過敏體質者,孩童罹患率可達 3成;若雙親都有過敏體質,罹患率可達5成。 高雄長庚中醫部婦兒科主治醫師陳映融表示,敏性鼻炎症狀會影響孩童的生活品質與專注力,也可能合併氣喘、鼻竇炎、睡眠障礙等其他疾病。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過敏性鼻炎與感冒症狀大不同. 陳映融表示,過敏性鼻炎中醫稱為「鼻鼽」。

  3. 2024年5月16日 · 小兒腎臟科醫師解析兒童腎保健該怎麼做. 日期:2024 年 5 月 16 日 作者: 黃慧玫. 小孩的「腎病變」稱為「腎病症候群」,致病原因目前不明,常見於 2 到 9 歲的兒童。 據統計,在小於 16 歲的兒童及青少年中,大概每 10 萬個就有 1 到 3 個小朋友會得到腎病症候群,若未接受治療,最嚴重可能致死。 「腎病症候群」定義為有嚴重蛋白尿(24 小時尿蛋白超過 3.5 克、或單次小便尿蛋白與肌酐酸的比值大於 3,或每小時每單位體表面積尿蛋白大於 40 毫克),常合併有低白蛋白血症、高膽固醇血症及水腫。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認識腎臟的重要性.

  4. 4 天前 · 營養師教你幾招,輕鬆降低對糖的依賴. 1.多吃蛋白質和纖維:可以緩解對甜食的渴望,也能增加飽足感,避免血糖波動劇烈。 2.戒糖一週挑戰:試著停止攝取含糖食品一個星期,讓舌頭味蕾細胞重新校正和適應,以減少對糖的渴望。 3.漸進式調整:慢慢來比較快,不讓改變成為一種壓力,例如:第一個禮拜飲料甜度改半糖,下一個禮拜改喝微糖,讓身體和心理有時間去接受、適應這個改變。 4. 尋找替代品:無糖飲料取代含糖飲品,像是改喝無糖茶、氣泡水、黑咖啡來刺激味蕾,或是在白開水中加入檸檬片、果乾來增添風味。 Q6糖胖症最佳減肥方法是什麼? 節食、斷食或單一食物減肥法,都不適合糖友,容易有便秘、掉肌肉、疲倦、基礎代謝率降低等風險,除了很難長期堅持,還可能會造成低血糖情況,不可不慎。

  5. 2024年5月30日 · 「對話式閱讀」才能提升孩子語言力,不妨依據不同孩子的反應來進行互動,包括經常用不同的說故事方式引起孩子的興趣,或是在孩子有興趣的地方多停留,甚至利用具體的例子幫助孩子理解書中的意思。 在親子共讀時分享彼此看法和意見,養成正向的親子溝通習慣,自然可以培養出孩子思考能力和將心比心的情緒智商呢! 文/媽媽寶寶 編輯/賴以玲 圖/楊紹楚.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原文出自 研究:孩子容易發脾氣? 其實可能是不懂表達! 比起「大人說小孩聽」,相向互動效果高出 6 倍. 健康問 Heho 健康問題歡迎. 傳訊息找解答.

  6. 2024年5月25日 · 長庚紀念醫院中醫內兒科主治醫師陳俊良表示,腎臟病第二期可以中醫食療保護腎功能,第三期治療的目的為延緩腎功能惡化,延長進入透析時間,緩解症狀,保護殘餘腎功能,延緩病程進展,提高慢性腎衰竭的生存生活品質。 中醫治療慢性腎臟病的特色以慢性腎臟病第三期治療效果較佳,乃是以疏肝健脾補腎,益氣養血,活血化瘀為主。 相關研究發現,服用中醫師處方濃縮中藥對腎臟病人有所幫助。 調理體內各臟腑,緩解症狀,降低病人對於藥物的依賴。 調節身體免疫能力,改善膿尿、血尿問題。 平衡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失眠、焦慮等精神狀態,提升腎臟病人的生活品質。 陳俊良分享相關案例,69 歲的廖先生患有 高血壓 10 餘年,目前服用西藥控制中。 因他工作壓力大,常處於情緒緊張、急躁中,也常熬夜、應酬,睡眠品質不佳,因而常感疲倦。

  7. 2024年5月14日 · 一、放鬆身心. 找到一個讓自己放鬆的活動,例如散步、閱讀或運動,專注於此活動,讓自己放鬆。 二、依序處理工作. 面對繁雜的工作,按照優先順序逐一完成,專注於當前的任務,減少焦慮和猶豫,提高效率。 三、設立界線. 在數位時代,手機和社交媒體似乎無時無刻都在需要你的關注,但你需要學會在適當的時候放下手機,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四、嘗試新事物. 嘗試新的活動或想法,這樣可以激發創造力和專注力,同時讓你更加享受當下的經驗。 五、享受愉悅. 給自己一些想像的空間,想像力不受限制,這樣可以讓你感受到快樂,提升正念,使你更有動力持續前進。 圖 / 楊紹楚. 文章原文: 降低焦慮、提升專注! 5 個方法讓你在數位化工作中「保持正念」 延伸閱讀. 肥胖最易引發代謝症候群 ! 醫師傳授 5 招有望逆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