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大天后宮,舊稱東寧天妃宮,位於臺灣臺南市中西區,爲主祀媽祖的廟宇,此外也是中華民國國定古蹟。 媽祖,為民間信仰之女神,傳說其姓林名默(初生至彌月皆不聞啼聲,故名為「默」),宋朝建隆年間(西元960年)生於福建莆田湄州嶼 ,幼時即顯靈異特質,通悟祕法,能言人禍福,為鄉民除災解厄,有神女之稱。 林默終生未嫁,二十八歲得道飛昇,莆田居民感念而加以祭祀,靈顯事跡屢現,尤以海上護航為最。 沿海地區以討海為生,崇敬海神,媽祖信仰由是而興,自福建一帶擴散,歷代朝廷屢加褒揚敕封,逐步形成媽祖奉祀榮景。

  2. 2024年3月25日 · 祀典大天后宮 ,舊稱 東寧 天妃宮 ,位於 臺灣 臺南市 中西區 ,為主祀 媽祖 的廟宇,此外也是 中華民國國定古蹟 。 該廟宇原址本為 南明 寧靖王 朱術桂 所居住的寧靖王府邸,後來在寧靖王捨宅之後轉變成媽祖廟 [2]:65 。 舊有方志多記載是1684年由 施琅 入臺後改為媽祖廟 [2]:64 ,但近來學者指出明鄭時期東寧一地已有天妃宮,寧靖王捨宅的對象即是當時的 住持 僧聖知 [2]:67 [3] 。 該廟是全臺最早由官方興建且列入官方祀典的媽祖廟 [4]:208 ,其在 臺灣府城 也有重要地位,為府城公廟,是以大天后宮舉辦 迎媽祖 活動時,可以跨越府城內各個 廟境 募集經費,有「通城虎」之稱 [4]:212 。

  3. 2024年1月9日 · 位在赤崁樓附近,大天后宮是全臺第一座列入官方祭祀的媽祖廟, 為台灣最早官建的媽祖廟,俗稱大媽祖宮,每年春天和秋天都有祭典,且只限官員、紳商參與,現在則是信媽祖的信徒不可錯過的朝聖地。. 廟的前身是王府邸. 除了「全臺第一」的美名外,其實 ...

  4. 台灣之門鹿耳門. 媽祖宮與鹿耳兩里居民,素來信仰媽祖、崇拜鄭成功,以鹿耳門天后宮為宗教、文化、政治、社教活動中心;民風淳樸、堅毅而團結,與全國各地一千餘尊媽祖神明結為「媽祖姊妹會」,是台灣最重要的媽祖信. 仰圈之一,每年至鹿耳門天后宮 ...

  5. 2018年4月1日 · 台灣光復後,附近一座最大的村莊,眼見新媽祖廟始終不見蹤影,於是帶著在水災中拾獲的鹿耳門媽祖廟金爐,將安置在安海宮的神像、器具們請回了村莊的保安宮裡,並改名聖母廟主祀媽祖。 但保安宮原本可不是座空廟啊!

  6. 2020年7月9日 · 台灣的媽祖信仰非常發達,媽祖廟到處都有,但台南市的「祀典大天后宮」是清朝官方興建、皇帝冊封的媽祖廟,地位最高。 它的前身乃是明鄭的「寧靖王府」,見證了明朝最後覆亡的歷史,是重要的歷史建築,列為國定古蹟,是到台南旅遊必看的歷史古蹟。 (可由民族路二段牌樓進入) 「大天后宮」位在民族路二段小巷中,隔民族路是台南地標 「赤崁樓」,背後鄰居是「祀典武廟」,三座國定古蹟連成一氣,到台南必遊。 「大天后宮」主祀媽祖,即保祐討海人的林默娘,當年中國東南沿海一帶討海人多,海上風險高,許多移民台灣的先民也都要乘船通過「黑水溝」(台灣海峽),因此台灣的媽祖信仰相當興旺,尤其是在港口地區最容易看到媽祖廟。 (一級古蹟碑與三川殿)

  7. 祀典大天后宮 ,舊稱 東妃宮 ,位於 臺灣 臺南市 中西區 ,為主祀 媽祖 的廟宇,此外也是 中華民國國定古蹟 。 該廟宇原址本為 南明 寧靖王 朱術桂 所居住的寧靖王府邸,後來在寧靖王捨宅之後轉變成媽祖廟 [2]:65 。 舊有方志多記載是1684年由 施琅 入臺後改為媽祖廟 [2]:64 ,但近來學者指出明鄭時期東寧一地已有天妃宮,寧靖王捨宅的對象即是當時的 住持 僧聖知 [2]:67 [3] 。 該廟是全臺最早由官方興建且列入官方祀典的媽祖廟 [4]:208 ,其在 臺灣府城 也有重要地位,為府城公廟,是以大天后宮舉辦 迎媽祖 活動時,可以跨越府城內各個 廟境 募集經費,有「通城虎」之稱 [4]:212 。

  8. 開基天后祖廟 ,又稱 開基天后宮 ,位於 臺灣 臺南市 北區 ,是主祀媽祖的廟宇 [2] [3] 。. 該廟因是 臺灣本島 最早的 媽祖 廟,故以冠以「開基」之名 [2] [3] 。. 其別名「小媽祖廟」是與俗稱「大媽祖廟」的 祀典大天后宮 相對而來,而由於位在「水仔尾」 [註 1 ...

  9. 2024年1月9日 · 府城最早媽祖廟之一. 於德慶溪注入臺江口岸的南岸,又稱「水仔尾小媽祖廟」,「小」是用來和俗稱「大媽祖廟」的大天后宮區別。. 創建於明朝永曆年間,三川殿僅有雲朵裝飾的單龍龍柱(通常年代較早的龍柱,一柱只雕一龍),是清初早期龍柱的 ...

  10. 臺南大天后宮創建前即為明寧靖王奉祀媽祖之所,創建後封天后、入祀典、迭賜御匾,清朝恩禮有加,每逢朝廷盛典及朔望之日,地方官員無不親臨祭祀,而宦遊行旅莫不拈香禱祝仕途平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