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6 天前 · 然而卻有一位俱名經法遊悟律師於八月四日在上報投書標題為:「 說李登輝是民主先生 我難以接受」。. 或許他深諳名可名非常名的禪學哲理埋名隱姓既無名無姓又為何那麼計較在乎國際社會包括時代雜誌美國國務卿龐培歐 ...

  3. 2024年5月9日 · 受限於資訊不足評價就會完全失真而許多針對單一內政政策的評論更難讓人看出整體大局其實對李登輝先生最好的評價方式不是在每個小細節上斤斤計較而是看看台灣的整體發展拿來與全球處境相類似的國家互相比較李登輝時代台灣完成了兩大轉變一是從極權專制到民主化二是脫離少數統治──台灣黨國時代只由所謂高級外省人少數集團統治不僅所謂本省人的從政受到限制即使是一般外省人也只是單純的被統治者。 在轉變過程中,台灣人只是吵吵鬧鬧,在街頭吵鬧、在政論節目上吵鬧、在網路上吵鬧,不知不覺間,民主化了、脫離少數統治了,好像民主化與脫離少數統治,都是天經地義,只需抗爭一下,每天用嘴砲喊喊,隨著時間本來就會發生的事一樣。 大部分台灣人並沒有特別覺得有何難能可貴。 放眼全球人類歷史,觀點可就會大為不同。

  4. 2024年5月21日 · 鄭文燦表示在李登輝總統時代台灣歷經民主化落實主權在民」,「兩國論是李前總統留下的重要資產貫穿核心的是台灣主體意識在陳水扁總統時代最核心是台灣認同和一邊一國主張馬英九總統時代是國共論壇九二共識外交休兵及馬習會蔡英文總統時代為 台灣打開重要的外交支持讓世界看見台灣讓世界將台灣的生存和兩岸和平當成重要議題進而支持更留下四個堅持」。 鄭文燦指出,昨日賴清德總統的就職演說,外界都在解讀一些關鍵字,重點是依照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維持現狀,希望以中華民國憲法定位兩岸關係,同時呼籲中國不能迴避中華民國存在,並提出要交流取代圍堵、對話取代對立,希望能夠從開放學位生及恢復觀光交流做為起點。

  5. 2024年5月11日 · 李登輝說兩岸問題的本質在制度差異我們關切海峽兩岸的和平與穩定更關切大陸人民的民生福祉我們在台灣逐步推動政治民主同時又能長期維持社會安定與經濟發展的經驗應可提供大陸借鏡協助大陸和平轉型。 相信這不但符合兩岸人民的共同利益,也與民主化的國際潮流一致。 我們希望大陸領導人能充分了解台灣現況和民眾想法,以逐步減少誤解,增加互信,開啟兩岸和平競爭的新時代。...

  6. 2024年5月21日 · 蔡英文執政八年最大貢獻:「中華民國台灣承繼李登輝未竟之業更讓國民黨不敢再喊拚經濟」 Photo Credit: 中央社. 何立雪. 俾斯麥曾說:政治是可能性的藝術。 若是如此,政治將化一切不可能為可能。 好聽一點是這樣說,但本質上就是兩個shit——Bullshit & Holyshit。 訂閱作者. 收藏本文. 從2016年到2024年蔡英文不只奪走了國民黨拚經濟中華民國兩張神主牌更為台灣未來指引了一條親美遠中的道路。 然而,中華民國台灣作為維持我國現狀的定錨點或許足夠,但等到人民必須抉擇統一或是獨立的方向時,我們終究得從中華民國和台灣擇其一,這也是蔡英文留給後代人民的功課。 已是會員? 收藏文章 訂閱此作者.

  7. 2024年5月15日 · 筆者認為李登輝對台灣最大的貢獻就是建立民主的體制並提出兩國論的主張清楚說明國家定位與兩岸關係才讓今日的台灣有別於極權中共讓世界刮目相看在1999年李登輝對德國媒體說兩岸是國與國的關係之後筆者就在媒體發表相關評論筆者當時就寫兩國論是釐清現狀勿把過去錯誤的說詞當作是現狀. 有人說,主張兩國論的人是破壞現狀的行為….李敖這種說法又令我感到質疑;怎麼說呢? 過去兩蔣時代,兩岸都強調一個中國 (一方強調中華民國,一方強調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強調對方是叛亂的一方,也強調對方是己方未統一的一部份….我們住在台灣,也感受到政府將此說法教育給下一代,讓我們以為政府的說法是事實。

  8. 2024年5月11日 · 1993年1月4日李登輝首度至國民大會國情報告對兩岸關係訴求國家統一與台灣海峽兩岸關係的發展」,認為當時兩岸對一個中國認知不同有所謂統一問題任何無視此一現實的主張均是不切實際的自欺之論李登輝表示,「台灣與大陸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所有中國人同為血脈相連的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