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7日 · 護國神山台積電最新前十大股東名單出爐截至去年底為止名單及排名全是老面孔僅持股增減略有變動最吸眼球的是挪威主權基金率隊加碼台積電持股比例升至1.7%,創2013年投資台積電來新高資料顯示前十大股東比重最高是台積電存託憑證專戶持股20.5%,即台積電ADR國發基金持股達6.38%、長年居第二名持股比率萬年未變。 市場最關注第三名到第十名的持股動態,因可觀察全球資金移轉及市場偏好,本次呈「五升三降」:挪威主權基金、新制勞退基金、先進星光先進總合國際股票指數、梵加德新興市場股票指數基金、iShares新興市場ETF等持股增加;新加坡主權基金、元大台灣卓越50及富邦人壽等降低持股。

  2. 2024年5月10日 · 台積電今10日除了公布4月營收還公布臨時董事會決議第一季每股現金股利從原本的3.5元調高到4元配息基準日訂定為9月18日除息交易日則為9月12日股息發放日為10月9日台灣電10日召開臨時董事會會中重要決議如下1核准2024年第一季營業報告書及財務報表其中第一季合併營收約新台幣5926.4億元稅後純益約新台幣2254.9億元每股盈餘為新台幣8.7元。 2、核准配發2024年第一季之每股現金股利4.00元,其普通股配息基準日訂定為2024年9月18日,除息交易日則為2024年9月12日。 依公司法第一六五條規定,在公司決定分派股息之基準日前五日內,亦即自2024年9月14日起至9月18日止,停止普通股股票過戶,並於2024年10月9日發放。

  3. 2024年5月16日 · 經濟日報. 股再創歷史新高,主要來自電子股重啟攻勢、再次點燃半導體ETF投資熱。 (圖/經濟日報) 分享. 複製連結. 文/記者廖賢龍. 股再創歷史新高,主要來自電子股重啟攻勢、尤其是近期全球AI熱度持續發燙,包括蘋果跟OpenAI接近達成協定,有機會將ChatGPT技術引入下一代作業系統Ios18;另ChatGPT母公司OpenAI於5月13日最新推出ChatGPT-4o (即時語音互動),新增語音助理功能,逼真自然且速度比4代更快,再度掀話全球話題造成轟動,投信法人表示,ChatGPT-4o,是生成式AI跨入新紀元開始,讓人類擁有個人AI助理邁向一大步,背後牽涉到的AI算力、高速運算等商機,再次點燃半導體ETF投資熱。

  4. 2024年5月6日 · 行政院長陳建仁今6日前往高雄市視察楠梓園區聯外交通計畫推動情形時表示為強化我國半導體競爭優勢與南台灣區域經濟韌性政府積極建構南台灣半導體S廊帶行政院並於去2023年核定南部科學園區擴建高雄第三園區楠梓園區籌設計畫」。 為完善楠梓園區交通網絡與基礎設施行政院進一步於今2024年核定楠梓園區聯外交通整體計畫」,預計投入約156億元建設經費新增國道楠梓匝道園區連絡道以及連接台1線匝道等工程預估將於2028年底前完工以提升楠梓園區交通效能安全分流健全園區整體路網

  5. 2024年5月10日 · 工商時報. 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 (圖/陳俊松攝) 分享. 複製連結. 「晶創台灣推動辦公室」7日揭牌,不少產業大咖與會。 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指出台灣半導體除了人才技術外更強的是效率營運成本是全世界最低。 他並認為,台灣半導體優勢不止15年,其他國家都很難拚過台灣。 黃崇仁致詞時說,晶創台灣計畫是國科會主委吳政忠做完八年的最後的重大目標。 他回憶,這兩年來找我們想要技轉的國家非常多,包含印度、日本、越南、沙烏地阿拉伯等,這過程中間,覺得當年跟總統蔡英文推動半導體學院,有非常大幫忙。 全世界上能夠產學合作,達到訓練人才的只有台灣。 當印度問人才問題,我們會說有半導體學院沒問題,就可以孕育人才。

  6. 2024年5月22日 · 2024/05/22 20:41. 文|. 謝金河. 《財訊》發行人兼社長謝金河。 (圖/攝影組) 分享. 複製連結. 台灣企業大風吹半世紀以來空前變局. 經過520的震盪台股今天 (5/22)再度寫下21567.48的歷史天價在半導體AI的帶領下台積電市值高達22.4兆頻頻改寫歴史紀錄鴻海也將市值推進到2.3428兆元聯發科到1.8952兆元都是新的里程碑這當中,最大的變化是廣達乘AI列車,市值高達1.1兆元,登上第四大市值企業。 最值得關注的是,在過去半世紀引領台灣前進的龍頭台塑企業,這回完全退出前10大排行榜。 過去幾十年,台灣前10大市值企業,台塑集團至少有三席,台塑石化一直在第四,南亞、台塑都在前10大,台化大約排在12或13。

  7. 2024年5月14日 · 針對2024年全年展望鴻海表示三月法說會的時候將今年展望從原先的中性上調到顯著成長這一次展望維持不變但目前全年的能見度比三月時又更好一些主要是因為AI伺服器的需求強勁。 鴻海今年4月正式啟動輪值CEO制度,讓法人相當關心對於未來營運的影響。 巫俊毅表示,鴻海集團營收超過6兆元,旗下包含6大事業群,在24個國家擁有205個廠區,另外還有近20家上市櫃的關聯企業。 鴻海如此龐大的事業體,加上積極轉型3+3,對一定要積極培養各層級的優秀人才,追求集團的基業長青。 他進一步說明,CEO輪值的情況會機動地進行調整,董事長仍是最終的決策者,集團的策略可以維持一貫性。 (本文不開放合作媒體轉載) 延伸閱讀: 鴻海法說2》電動車全年出貨上看1萬輛 日本成最重要海外市場. 台股可望挑戰新高?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