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華語流行音樂 (英語: Mandarin popular music ,簡稱: Mandopop ),指 現代標準漢語 [註 1] 的 流行音樂 ,為 中文流行音樂 的子類別之一,也是以 華語 為載體的流行音樂中第一個成形的子類別 [1] 。 其起源於二十世紀的 上海 ,目前主要流行於 台灣 、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大陸、 香港 、 澳門 )、 馬來西亞 和 新加坡 等說漢語地區。 [2] 歷史. 華語流行樂的發源. 商業性的中文流行音樂是與 留聲機 同步出現的,後者最早是由法國人Labansat帶至 上海 西藏路 的。 [3] 百代 是創建華語流行音樂工業的最早的唱片公司之一。 1920年代:時代曲的產生. 1920年代,華語流行音樂被稱為時代歌曲。 它們被視作華語流行音樂的原型。

  2.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關於中文流行音樂子類別的歌手和歷史請見粵語流行音樂華語流行音樂 」。 中文流行音樂 (英語: Chinese popular music ),又名 漢語 流行音樂 、 華語流行音樂 [1] [2] ,亦可簡稱為「 C-pop 」 [3] [4] [5] [6] ,泛指所有來自中國大陸及香港、澳門、臺灣的歌手演唱的 中文 音樂,有時也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中文使用人數較多的國家和地區的歌手演唱的中文音樂。 中文流行音樂是一個涵蓋性術語,除了中文 流行音樂 ,也包括中文 節奏藍調 、 民謠 、 搖滾樂 、 嘻哈音樂 和 氛圍音樂 等類型。 中文流行音樂作品亦可成為反映所屬國家或地區的文化特徵、社會變化之媒介。 歷史 [ 編輯]

  3. 華語流行音樂 (英語: Mandarin popular music ,簡稱: Mandopop ),指 現代標準漢語 [註 1] 的 流行音樂 ,為 中文流行音樂 的子類別之一,也是以 華語 為載體的流行音樂中第一個成形的子類別 [1] 。 其起源於二十世紀的 上海 ,目前主要流行於 台灣 、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大陸、 香港 、 澳門 )、 馬來西亞 和 新加坡 等說漢語地區。 [2] 歷史 [ 编辑] 華語流行樂的發源 [ 编辑]

  4. 1 日本時期到戰後. 2 國民政府時期. 3 鄉土運動時期. 4 解嚴後時期. 5 全球化時期. 日本時期到戰後. 台灣歌謠最早是 歌仔戲 ,當時上海電影「 桃花泣血記 」來台為了宣傳寫下了第一首流行歌謠其格式就是歌仔戲格式。 1935年 台灣歌謠創作達到顛峰,詞曲大多悲傷淒涼,反映了殖民時代文化心靈底層的某種失落,後因為戰爭的關係而結束。 「 雨夜花 」、「 望春風 」、「 月夜愁 」... 流傳至今,創作人有 李臨秋 、 鄧雨賢 、 陳君玉 、 周添旺 等。 二戰之後,當時最流行的四首歌曲「 望你早歸 」、「 補破網 」、「 燒肉粽 」、「 杯底毋通飼金魚 」稱為戰後四大名曲。

  5. 說明. 本分類收錄所有語言是 中文 (即 漢語 ,包括 國語 、 粵語 、 閩南語 等)的 流行音樂 ,並不針對音樂的所在地進行分類。 想查看音樂歸屬地為 中國 的音樂,請查看 Category:中國流行音樂 。 子分類. 此分類包含以下 6 個子分類,共 6 個。 勁歌王金曲金榜 ‎ (19個頁面) 台. 闽南语流行音乐 ‎ (1個分類, 2個頁面) 客语流行音乐 ‎ (1個分類, 10個頁面) 類. 时代曲 ‎ (16個頁面) 粵. 粤语流行音乐 ‎ (6個分類, 18個頁面) 華語流行音樂 ‎ (7個分類, 19個頁面) 「中文流行音樂」分類的頁面. 此分類包含以下 8 個頁面,共 8 個。 * 中文流行音乐. F. 翻唱自中島美雪歌曲的華語翻唱曲列表.

  6. 臺語流行音樂 (英語: Taiwanese Hokkien popular music [1] ,簡稱「Tai-pop」 [2] ),又名 臺語歌曲 (英語: Taiwanese song ),是指出產於 臺灣 並使用 臺灣話 演唱的 流行音樂 類型。 最早起源於 日治時期 , 戒嚴時代 曾因 官方 的 國語政策 被壓制,至1987年解嚴後開始復甦,並衍伸出多種表演型態。 在臺灣發展起來的臺語歌在 東南亞 的 馬來西亞 、 新加坡 、 汶萊 、 菲律賓 、 泰國 、 印度尼西亞 等地的 華裔 閩南民系 族群之間也廣為流行,當地稱為 福建話 流行音樂(英語: Hokkien pop music 或 Fukienese pop music )。 歷史 [ 編輯]

  7. 2017年11月9日 · 回顧台灣流行音樂發展最早是從歌仔戲演化而來直到 30 年代中期臻於高峰。 至今人人都能琅琅上口的〈望春風〉、〈雨夜花〉等歌謠誕生於日治時期,由被喻為「台灣歌謠之父」的鄧雨賢所創作,歌裡反映出殖民時代的感傷情懷,觸動不少台灣人民心弦 。 而二戰之後,台語歌謠亦蔚為主流,楊三郎譜曲的〈望你早歸〉、張邱東松創作的〈燒肉粽〉(原名:賣肉粽)等作品,忠實呈現當時市井小民的生活情景,並照映出在時代巨輪下人民的心聲。 當時甚至還出現不少日本歌曲被填上台語歌詞的現象,各色歌謠百家爭鳴,自此台灣流行音樂也就這樣豐富起來。 This video is private. Watch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