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30日 · 1.創傷復原5原則,安定地震、災後心靈. 台灣臨床心理學會曾經在2007年綜合許多國際災難創傷心理的專家共識,提出了「 安、靜、能、繫、望 」五個創傷心理復原的原則。 在面臨地震的天災時,可以幫助我們因應災害的影響。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安(safety):促進安全. 確保自己處在安全的環境,避開危險。 例如:巡視住家牆壁或瓷磚的完整性、確認住家結構安全、地震後避免走在可能會有瓷磚掉落的大樓外等等。 靜(calming):促進平靜與鎮定. 試著安撫自己,讓自己放鬆一些。 深呼吸、放鬆練習、正念等都是可以幫助自己安穩下來的方法,但不要勉強叫自己趕快安靜下來,只要感覺稍微安穩一些就好。 能(efficacy):提升自我效能. 遇到較大的天災時,常常會有一種自己無能為力的感覺。

  2. 2024年5月31日 · 1x. 原本會做的事突然忘了怎麼做、提不起勁,如果長輩出現這些狀況,你可能擔心他失智了。 事實上,老人憂鬱症常被誤診為失智症,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該怎麼分辨? 2024-05-31. .文 / 和田秀樹. .責任編輯 / 高儷綾. .出處 / 仲間出版.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雖然曾略微提及,「假性失智」的症狀其實是憂鬱症引起的,但在現實狀況中,憂鬱症老人仍然經常被誤診為失智症。 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憂鬱症患者通常都對周圍發生的事不甚關心,注意力也變得散漫,這會讓年輕患者身上少見的「記憶障礙」症狀,在憂鬱症老人身上變得更為明顯。

  3. 2024年5月22日 · 1924年,歐陸還在從死傷慘重的一次世界大戰中恢復,繼續坎坷的第2次工業革命之路。. 在那個連電力都不普及的年代,德國醫師漢斯.伯格克服萬難,首度在一名少年的頭皮上偵測到電流。. 這微弱跳動的曲線綿延百年,至今,儼然已是席捲全球的腦波科技革命 ...

  4. 2024年5月23日 · 但假使姿勢不正確,也有膝蓋受傷的風險,怎麼爬、爬多少層,對健康才最好?. 一份發表在今年(2024)歐洲預防心臟病學會(ESC Preventive Cardiology)會議的報告證實,想改善心血管疾病、延長壽命,應盡早養成爬樓梯習慣。. 這份報告綜合分析9份研究、共4.8萬人 ...

  5. 2024年5月29日 · 1x. 長者就該清心寡欲? 日本精神科醫師和田秀樹表示,「年紀大了就該無欲無求」是很大的誤解,當你刻意忍耐,等於不讓額葉有活躍的機會,反而會加速大腦的衰退。 2024-05-29. .文 / 和田秀樹. .出處 / 仲間出版.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當年齡隨著歲月增長,欲望也會逐漸減弱,不僅食欲和性欲會降低,連成功欲或支配欲這類社會性的欲望也會跟著消退。 但是,欲望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能量來源,只要我們活著,它就絕對不會無用。 認為「年紀大了就應該無欲無求」,其實是很大的誤解,不要因此刻意忍耐、勉強自己。 當人壓抑自己的欲望,就會變成一個「什麼事都不想做」、「做什麼都覺得無趣」,失去積極性和好奇心的老人。

  6. 2024年6月1日 · 有些解釋從社會制度和福利著手,有些解釋強調階級或性別差異,而有些解釋從教育切入。. 我注意到,愈來愈多朋友會從性格的「惡」著手,像是責怪某些人自私、自戀,覺得自己在關係中淪為對方惡意心理操縱的受害者。. 這是難免的。. 面對世界 ...

  7. 2024年5月31日 · 考量這種療法必須頻繁進行,他在住家附近找一家有rTMS療法的診所,不過診所醫師還是建議他用藥,因此又開了藥給他,結果他吃了不但沒改善病情,還發生反效果,心情變得更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