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3日 · PP塑膠因耐高溫特性,常被用於外帶餐盒,而PE塑膠則常見於保鮮膜,但建議避免接觸油性食物或高溫使用,以免釋出化學物質。 實驗結果顯示微波爐中使用的容器溫度愈高會導致更多塑膠顆粒進入食物。 相較於冰箱存放,微波爐中的PP容器,每平方釐米可釋放多達420萬個微塑膠粒,更微小的奈米塑膠顆粒數量更高達12億個之多。 奈米級塑膠微粒恐影響內分泌系統....

  2. 2024年5月3日 · 塑膠微粒對人體傷害不可小覷. 研究小組將來自人類胚胎的腎細胞浸泡在從嬰兒食品容器流出的含有高濃度的塑膠顆粒和納米塑膠微粒混合液里。 兩天後,大約75%的腎細胞都死亡了。 其實也有研究發現,對於相對較大的微塑顆粒,在人體的腎臟其實可以過濾掉大部分。 然而那些纳米級的塑膠微顆粒可能可以穿過細胞膜甚至會用蛋白質包裹自己隱匿地潛入免疫系統。...

  3. 2024年5月2日 · 台灣政府早在2018年就已經宣示要全面減用四項一次性塑膠用品塑膠吸管飲料杯購物袋及免洗餐具並且將目標放在2030年全面禁塑現在距離2030年只剩下六年的時間但民眾的日常生活中依然有許多塑膠製品難以完全割捨。...

    • TVBS新聞
  4. 3 天前 · 環境部循環署永消組組長李宜樺表示近年來要求地方環保局針對各縣市的傳統市場推動塑膠袋減量試辦計畫宣導民眾自備購物袋但未來會不會改為付費購買塑膠袋還得評估。 尤其近年來,環保意識抬頭,不少民眾自備環保杯,取代一次性容器,但傳統市場買生鮮食品,肉品、葉菜類要分開,要如何環保和食品衛生兼顧,傳統市場的限塑令還有討論空間。...

  5. 2024年5月22日 · 台灣在2022年底公布資源循環零廢棄」,制定了中長期目標包含在2030年減少一半塑膠包裝用量回收八成塑膠包裝與容器非食品接觸容器平均添加三成再生料而以全球塑膠公約的目標要以綠色設計為主軸淘汰有問題或是不必要的包裝降低一次性使用包裝的需求所有的塑膠包裝都能100%的重複使用可回收或是可堆肥等等。...

  6. 3 天前 · 為推行減塑,行政院環境部從7月起,將在全台各縣市挑選40處夜市或傳統市場示範減塑。不過有媒體報導攤商不得免費提供塑膠提袋,消費者須付費 ...

  7. 2024年5月19日 · 2024年5月19日. 記者許元馨/綜合報導. 台中北屯區柳陽東街和興安路二段的交叉路口18日晚間傳出不明物體爆裂爆裂聲響嚇壞民眾警方鎖定1車輛追查發現犯案的是2名高中生。 警方發現人行道一異常物品,外觀有燃爆痕跡,初步判定為煙火爆竹類製品。 (圖/中天新聞)...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