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日 · 搶救受虐兒追蹤喪子家庭引進藝術治療台大第一個兒童加護病房主治醫師呂立25年的心路告白. 「說不定我可以做什麼幫助生病孩子與他的家庭⋯⋯我想,總是要為小孩拼一下!. 投入兒童加護病房25年的台大兒童醫院醫師兼兒少保護醫療中心主任 ...

  2. 2024年5月10日 · 父不父,母不母,子不子,媳不媳的台北「變形記」,用力掙脫兒子討抱撒嬌的雙手,投向貓的懷抱,貓化身為母親,貓毛補償母親的撫摸。 在故鄉的聊齋誌異,「 在我媽媽荒廢的乳房裡,我就留在那裡。

  3. 2024年5月4日 · 90年代《中國時報》創辦人余紀忠手下有一個現在聽來可貴且奢侈的社會關懷小組,專作深度報導。 當時小組記者 張平宜 有志追索中國涼山彝族的痲瘋村故事,她於2000年左右找林國彰一起見證那個被世界遺棄的邊緣村落。 他們看見一群已痊癒的痲瘋患者以及他們健全的後代,被遺棄在偏遠山村,失學、無身分、無社會福利。 日後張平宜投入這個社群的扶植、發起公益團體,林國彰一家人也成為志工,經常回返、用相機記錄當地改變。 因為採訪中國痲瘋村的關係,有感於對台灣 樂生院議題 的責任,林國彰再以2年時間,將週休二日用於往返新莊採訪。

  4. 2024年5月6日 · 相對概念是「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也就是相信能力與智力是天生而無法改變的特質──所以,若你對小孩說:「好棒,你好聰明!. 」你給予的概念是定型心態,然而,如果你是說:「做得好,你很努力!. 」便能培養出成長心態。. 成長心態的概念在2000 ...

  5. 4 天前 · 藤田是知名的從軍畫家,本作描繪太平洋戰爭後期的1943年,日本守軍在阿圖島遭盟軍攻陷而全數戰死、屍首交疊中肉搏廝殺的悲壯場面,是日本戰爭畫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來源/Wiki Art) 「不合時宜」因而空白的近代美術史. 藝術史家河田明久將1930年代至1945年間,日本藝壇所生產出與戰爭相關的藝術品,稱為「日本美術史的空白」。 這個所謂的「空白」不僅指的是研究上的缺失,也可以理解為在戰前前衛主義、和戰後當代藝術的歷史書寫中,藝術家在戰爭時期的創作往往被忽略,彷彿戰爭及其帶來的物資匱乏也會在他們的職業生涯中留下一片空白。 藝評家椹木野衣則將戰爭畫的研究比喻為「潘朵拉的盒子」:一旦這段充滿爭議的歷史被揭開,可能會引發輿論的動盪。 然而,如果不打開這個盒子,我們將無法真正理解「美術」的深層含義。

  6. 2024年5月18日 · 許震唐/不再氤氳的波瓦倫──廬山溫泉紀行. 2024年4月,卡努風災後的碧樺會館前。. (攝影/許震唐). 「彈彼條悲情戀歌,流浪到這位,月娘已經浮上山,伴阮塊吐氣⋯⋯」 ──〈溫泉鄉的吉他〉,郭金發. 「啊!. 老師!. 你真久無來!. 」在廬山溫泉經營 ...

  7. 2024年5月5日 · Podcast. 搶救受虐兒、追蹤喪子家庭、引進藝術治療,台大第一個兒童加護病房主治醫師,呂立25年的心路告白. 這集聽台大兒童醫院兒少保護醫療中心呂立說在醫療前線的酸甜苦辣以及對台灣兒童友善醫療的期待記者涵文則從與嘉源的互動分享生病的孩子對心理照顧的需求與重要性。 2024.5.1. 家庭. Podcast. 和黃玠聊天:長大才發現家有點「不一樣」,關於父親與家、8年情緒黑洞與「國民」的寫信馬拉松. 創作音樂人也看、聽報導者? 這集,我們邀請黃玠聊他記憶中的父親,他對家的定義和想法,他也很坦白經歷8年情緒黑洞到莫名豁然開朗的過程⋯⋯. 2024.4.22. 家庭. 評論. 「為孩子好」,不見得真的對他好──犯罪心理學家寫給父母的教養備忘錄.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