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8日 · 許震唐/不再氤氳的波瓦倫──廬山溫泉紀行. 2024年4月,卡努風災後的碧樺會館前。. (攝影/許震唐). 「彈彼條悲情戀歌,流浪到這位,月娘已經浮上山,伴阮塊吐氣⋯⋯」 ──〈溫泉鄉的吉他〉,郭金發. 「啊!. 老師!. 你真久無來!. 」在廬山溫泉經營 ...

  2. 4 天前 · 藤田是知名的從軍畫家,本作描繪太平洋戰爭後期的1943年,日本守軍在阿圖島遭盟軍攻陷而全數戰死、屍首交疊中肉搏廝殺的悲壯場面,是日本戰爭畫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來源/Wiki Art) 「不合時宜因而空白的近代美術史. 藝術史家河田明久將1930年代至1945年間日本藝壇所生產出與戰爭相關的藝術品稱為日本美術史的空白」。 這個所謂的「空白」不僅指的是研究上的缺失,也可以理解為在戰前前衛主義、和戰後當代藝術的歷史書寫中,藝術家在戰爭時期的創作往往被忽略,彷彿戰爭及其帶來的物資匱乏也會在他們的職業生涯中留下一片空白。 藝評家椹木野衣則將戰爭畫的研究比喻為「潘朵拉的盒子」:一旦這段充滿爭議的歷史被揭開,可能會引發輿論的動盪。 然而,如果不打開這個盒子,我們將無法真正理解「美術」的深層含義。

  3. 2024年5月10日 · 房慧真/躲在母親荒廢的乳房裡──馬尼尼為《故鄉無用》. 馬華作家馬尼尼為,作品包括散文、詩、繪本。. (攝影/林彥廷). 「鬼者,歸也。. 其精氣歸於天,肉歸於地,血歸於水,脈歸於澤,聲歸於雷,動作歸於風,眼歸於日月,骨歸於木,筋歸於,齒 ...

  4. 2024年5月2日 · 在這個背景下,「中國的監控體制」成為顯學;光是近兩年,就有人類學家戴倫・拜勒(Darren Byler)聚焦維吾爾人處境的《黑甲的微光:中國恐怖資本主義統治下的新疆,從科技監控、流放青年與釘子戶一窺維吾爾族的苦難與其反抗》,及德國記者馬 ...

  5. 2024年5月2日 · 新疆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新疆. 國際兩岸. 為了安全,你要讓渡多少自由? 專訪《監控國家》作者李肇華談數位監控時代的民主危機. 在人工智慧、監控技術不斷進步的年代,我們到底應該如何看待這些技術與人類的關係? 是大方擁抱還是應該疑懼? 監控技術真的無所不能嗎? 如果執行監控的政權不是中共、而是美國或其他民主國家,我們就能安心嗎? 2024.5.2. 中國. 人權. 產業. 美國. 科技. AI人工智慧. 人物專訪. 非洲. 新疆. COVID-19. 言論自由. 媒體. 共產黨. 評論. 曹家榮/監控與數據科技的反烏托邦未來──讀《監控國家》 警察崗哨、監視錄影機,甚至是不明究理的生物識別數據採集,這些以打造「最佳」社會為目的的「中國方案」,正漸漸地被民主國家採用。

  6. 政大外交系教授黃奎博表示賴清德的演說內容基本上維持蔡規賴隨基調包括 四個堅持 蔡英文在2021年國慶演說中所提出: 永遠堅持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

  7. 2024年5月22日 · The Real Story【S4EP17】. 上一堂立法院議事通識課:國會改革法案改什麼?. 委員會審查、黨團協商、再修正動議,到底在幹嘛?. 感謝您的收聽!. 邀請您透過 、 或其他收聽平台免費訂閱《The Real Story》,及早接收更新通知,節目資訊不漏接!.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