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7日 · 發表於 《內科醫學年鑑》的一篇美國研究 指出,住院女病患如果剛好由女醫師治療,她們死亡的機率或是再入院的機率都較低。 「我們的研究發現女醫師和男醫師的醫療實踐方式不同這些差異對患者的健康結果具有重大影響。 」研究作者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大衛格芬醫學院副教授本津川友介指出:「若能進一步研究醫師性別與治療結果間的潛在機制並探討為何女病患給女醫師治療的好處更多可能有機會全面改善患者的治療結果。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該研究追蹤了2016~2019年間,近80萬名65歲以上住院病人,包括45萬多名女性、31萬多名男性,當中約有31%患者的主治醫師是女醫師。 研究發現,住院女病患如果剛好由女醫師治療,她們死亡的機率或是再入院的機率都較低。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2. 2024年5月24日 · X光片檢查結果發現楊先生的膝蓋僅是輕微的退化反而是楊太太的膝關節長滿了許多骨刺甚至關節軟骨也已經磨損很多了他們聽到這檢查結果都大吃一驚。 「原本以為我先生是『做粗重的』,關節應該會比較快壞掉。 」楊太太一臉不敢相信地說,「我都是在家煮飯、做家事而已,沒做什麼粗重的工作,沒想到竟然是我的關節先壞掉! 6大危險因子 性別、體重都有關聯. 退化性關節炎目前成因不明。 先前大多數人認為是過度使用造成關節軟骨磨損加速的關係,但這一點並沒有在所有病人身上發生。 有些人一輩子務農或做粗重工作,關節卻很健康;有些人是坐辦公室的,還沒退休已經有關節退化的現象。 我們雖然不知道確切的成因,但還是有一些已知的危險因子可以提供給大家參考留意。 1.基因.

  3. 2024年5月23日 · 根據最近一次國民營養調查結果國人碘缺乏盛行率達52.8%也就是有超過一半的人碘攝取不足尤以45歲以上熟齡男女更是缺碘最大族群。 資料來源:2017~2020國民營養調查 整理:好食課、林慧淳.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與國際相比, 無論是尿碘濃度或是碘缺乏盛行率,台灣的狀況都比OECD國家嚴重。 圖片來源 / 好食課提供.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吃海帶能補足碘? 碘的天然來源主要是海洋中的植物,例如海帶、海藻和紫菜等等,海中生物以海藻為食物,也有不錯的含碘量。 日本、韓國就是因為飲食中有大量且各式各樣的海帶製品,使當地民眾獲得足夠的碘。 那麼,如果加強攝取海帶、海藻,做為主要的碘來源,是可行的嗎?

  4. 6 天前 · 結果發現空腹狀態下進行有氧運動的受試者比進食後運動的受試者多燃燒了約3.08克的脂肪相當於一個指頭的堅果而已其實沒有大家想像的這麼多,」蕭捷健說

  5. 2024年5月16日 · 2024-05-16. .文 / 陳俊辰. .責任編輯 / 高儷綾.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近年甲狀腺癌人數快速上升,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最新數字,甲狀腺癌發生率是男性癌症第13名,在女性卻已竄升到第4名。 甲狀腺是位在氣管前方的內分泌腺體,形狀像蝴蝶展翅,主要功能是分泌甲狀腺素。 甲狀腺素和人體燃燒葡萄糖、脂肪等營養物質的效率密不可分,如果分泌量合宜,能讓人一整天精神煥發、氣色紅潤,也不容易發胖。 製造甲狀腺素需經過複雜的工序,碘是必不可少的原料。 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碘,因此必須從飲食中攝取。

  6. 2024年5月27日 · 2024-05-27. .文 / 游資芸、林貞岑. .責任編輯 / 劉妤葶.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Pexels. 字級. 收藏. 分享.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台灣不孕症比率約為10~15%,每10對夫妻就有一對不孕(不孕定義為:在沒有避孕的情況下,經過12個月以上的性生活,而沒有成功受孕),原因之一是 晚婚晚生、生育年齡逐漸延後 ,根據內政部2022年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全國女性第1胎的平均年齡為31~34歲,比起20年前(26.9歲)增加了4.53歲,而初次生育的婦女,35歲以上佔四分之一,另外,現代人普遍壓力大也是原因。

  7. 2024年5月19日 · 陳志鴻找來北中南醫界領導人當聯盟核心小組,包括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台大醫學院院長倪衍玄、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長庚醫療體系決策委員會主委程文俊、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成大醫學院院長沈延盛、高醫大董事長陳建志、前衛福部次長蔡森田等人,再加上3個醫師立委邱泰源(新任衛福部長)、林靜儀(新任衛福部政次)、王正旭以及醫師全聯會副理事長陳相國,醫界鑽石陣容排排站組成健康台灣推動聯盟。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陳志鴻在《康健》獨家專訪中,娓娓闡述健康台灣願景、解健保難題、如何在不加保費的前提下改善醫療環境。 這些看似剪不斷理還亂的宏大議題,其實都和我們的生命健康息息相關。 《康健》整理了專訪重點: 健康台灣內涵是什麼? 怎麼展開? 對民眾有什麼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