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2日 ·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 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國會改革並非首次被提出,蔡英文2015年就曾提及,本次修法無法取得共識,是民進黨昨是今非? 還是各黨修法方向有不小差異? 這集,跟大家解釋「國會改革」改什麼? 正常的修法流程和程序運作的意義? 若爭議條文三讀通過,後續有哪些攻防的可能性?

  2. 2024年5月21日 · 5月17日,朝野立委因《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在立法院院會爆發激烈肢體衝突,21日再度展開表決大戰。 繼17日已通過「總統國情報告」條文,國民黨、民眾黨續挾人數優勢二讀通過「藐視國會」等相關條文,未來政府官員被質詢時若違反規定,將處2萬至20萬元罰鍰。 藍白版本更欲增訂《刑法》「藐視國會罪」,若公務人員受質詢時進行虛偽陳述,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20萬以下罰金,但截至21日午夜散會前並未表決《刑法》修正案。 隨著院內衝突、院外萬人上街抗議,台灣再度登上國際媒體版面。 《報導者》整理此次國會改革、花東條例等相關提案的立法流程爭議、國會改革朝野版本差異、花東條例三法內容與預算、未來行政立法可能攻防,並以4張圖表完整解讀相關爭議。

  3. 2024年5月30日 · 本集分享詠傑的軍校生涯觀察、多名現役基層軍官說法,加上監委調查報告,重現外界無法窺探的軍隊職場,我們也試圖回應讀者留言對軍人輕生、部隊文化拋出的重要提問。 (來賓|聯合大學台灣語文與傳播學系學生許詠傑、《報導者》記者許詩愷;製作團隊|詹婉如、陳思樺) 訂閱The Real Story. 感謝您的收聽! 邀請您透過 Apple Podcast 、 Spotify 或其他收聽平台免費訂閱《The Real Story》,及早接收更新通知,節目資訊不漏接!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 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

  4. 2024年5月28日 · 5月28日晚間,立法院外的「青鳥行動」人潮已占據中山南路快車道,一名青年在宣傳車上對群眾發表演說。 (攝影/楊子磊) 經歷從5月17日起的3場院會馬拉松式舉手表決,「國會改革」法案昨日(5月28日)進入第四次表決大戰,由於重要條文皆已完成二讀,會議速度明顯提升,遭百餘位法律學者連署指為國會擴權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案在下午4點59分完成三讀,晚間10點53分完成《刑法》「藐視國會罪」三讀立法,立法院長韓國瑜敲下議事槌,完成藐視國會、調查權、聽證權與藐視國會罪刑責的相關修法。 完成三讀後,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表示,已做好釋憲準備;行政院隨即發布新聞稿,行政院長卓榮泰尊重民進黨團將聲請釋憲,行政院研議依《憲法增修條文》所定程序移請立法院覆議。

  5. 2024年5月28日 · 2024.4.6. 每年新增1.5億補貼預算,北市府2月28日起恢復YouBike前30分鐘免費政策。 這能有效提高綠運輸比例嗎? 從收費5元到免費,缺車問題是否變嚴重?

  6. 2024年5月22日 · 詐騙集團的詐騙方式從過去的金光黨、假綁架,逐漸演進到假的色情援交、假冒親朋好友借款、假冒檢警偵辦案件,到最近比較常見的 、假網路拍賣、假求職,或是假裝代辦貸款,甚至是打出美女牌的 ,方法可以說是日新月異。 而詐騙的管道也從過去的市內電話、手機簡訊,一路進展到社群網站、交友軟體或通訊軟體。 現在的詐騙集團分工相當細,有在機房裡面打電話或是發送訊息給被害人的人,有提供人頭帳戶讓被害人匯款的人,有負責收取人頭帳戶的存摺或提款卡的「收簿手」,有負責拿提款卡領錢的「車手」,有負責向車手收錢、彙整後交給上游的人(通常叫他們是「收水手」)。 最後,還有利用各種管道(例如 ),將詐騙得到的錢洗錢逃避追查後,再分配詐騙所得的人。 目前檢警調花最多心力追查的,大部分都是提供人頭帳戶的人、車手以及收水手。

  7. 6 天前 · The Real Story. On the Ground 路邊攤計畫. 死了一個「獵童」者後:下藥性侵的前科犯偽裝照顧孩子的好鄰居? 20年前犯罪手法,如何組成共犯網絡捲土重來? 這集,子午將分享,他如何像拼拼圖一樣,釐清權自立橫跨20年的犯罪手法;台灣現行對於出獄的兒少性剝削罪犯,有哪些防範? 權自立出獄後改名換姓再次犯案,又給我們哪些警醒? 2024.6.4. 司法. 兒童虐待. 性暴力. 社群媒體. 兒少. Telegram上的「少女牧場」、偷拍師徒傳承手法、博弈產業進場「造市」:臥底揭露兒少性影像與它們的產地. 兒少性剝削影像究竟是如何被產製、流傳、販賣? 又為何追查偷拍、誘拍者這麼困難? 這集,記者將從結合線上博弈與社群媒體的性剝削產業鏈,拆解它形成與擴張的過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