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5 天前 · 據點在葉門西部,和紅海沿岸地區的反叛組織「青年運動」(Houthi),是源自於伊斯蘭教激進的遜尼派武裝份子,普遍被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認定恐怖主義。 青年運動受到伊朗的支持與援助,且在政治上獨立於葉門政府。 自以巴戰爭開打之後,多數的伊斯蘭國家沒有聲援哈瑪斯(Hamas),但青年運動不同,他們在10月底向以色列宣戰,開始發動攻擊。 從去年11月開始,青年運動將攻擊目標轉為行經紅海的商船,視掛有以色列國旗的船隻為主要攻擊對象。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149 元 / 月. 1490 元 / 年.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 查看訂閱方案. 已是會員? 登入. 專題下則文章:

  2. 2024年5月15日 · 台灣首部以海洋沉船生態為主題的潛水實境節目沈睡的水下巨人》,製作人李景白與主持人王陽明耗時2年多跳了600次海以技術潛水深入台灣周圍海洋探訪了8個沉船地點以散佈在台灣不同海域的沉船為主角透過這些沈睡的水下巨人介紹這些沉船的歷史探究台灣的海洋生態一窺波光粼粼下的神秘深邃世界綜藝說溜嘴 沈睡的水下巨人 More... 2024/03/20 | 精選書摘. 蕭義玲《時間你慢慢的走》:如何雜揉知性與感性,一直都是自然書寫的最大挑戰. 如果「自然寫作/自然書寫」中的「自然」,指的是以一條重返自然之路,顯然這條路是建立在人的「走向自然、置入自然、回應自然召喚、到成為自然一分子」的旅途中。 因此可以把「自然寫作/自然書寫」視為是在這條回返自然之路的種種體驗之書寫了。

  3. 4 天前 · 2024/05/29 | 中央通訊社. 《華爾街日報》:中國擴建海南島海軍基地,備戰台海衝突、爭奪制海權. 近年來,北京當局開始大幅擴建這2座海軍基地,以容納日益擴張的艦隊,並作為中國最新艦載核威懾設施基地。 海南島上的情況顯示,中國正計劃挑戰美國的海上霸權,並為可能的台海戰爭預做準備。 中國 南海 More... TNL+ 2024/05/26 | 張博丞. 【宮古海峽】中國突破第一島鏈的「函谷關」,「宮古有事」的那天就是台灣有事. 宮古海峽就像中國海上的「函谷關」,中國海軍現在都還被困在關口裡,一旦突破宮古海峽,其遠洋海軍就可以影響全亞洲。 已故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曾說:「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就是日美同盟有事。 」然而,若有一天宮古海峽出事,「台灣有事」的日子可能也不遠了。

  4. 2024年5月24日 ·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今年「臺北文學・閱影展」文學家單元聚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斯,而本文將以選映作品之一,日本前衛導演寺山修司的《再見箱舟》出發,比較其與馬奎斯文學作品《百年孤寂》的互文性,聚焦兩作品中獨特的時間感,並藉以觀察從拉美文學到日本新浪潮電影中,「魔幻寫實」如何落地生根。 2024「臺北文學・閱影展」以「割開你的雙眼,看見屬於你的真實」為題,文學家單元聚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5. 2024年5月18日 ·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今年是甲辰香科年,台南「南瀛七大香」當中的西港香、蘇厝香、學甲香、麻豆香、土城香均於今年舉辦科儀祭典。 此年香科意義重大,不但是疫後盛大回歸,且逢西港香歡慶四甲子,使這個香科年更是不同凡響,非追不可! 文:曾令愉. 所謂「香科」,乃「刈香科儀」之意。 科儀指的是法規儀式,而刈香又寫作割香,是指神明對所轄香境進行大規模地毯式的遶境行為,具有安定轄域的意思。 Tags: 西港香. 三寮灣東隆宮. 香醮合一. 台南西港. 追陣. 刈香遶境. 王船祭. 香科年. 跟著魚頭君追香去. 南瀛7大香. 今年是甲辰香科年,台南「南瀛七大香」當中的西港香、蘇厝香、學甲香、麻豆香、土城香均於今年舉辦科儀祭典。

  6. 4 天前 ·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公視「2024觀點短片展」展映了6部新銳導演作品,本篇文章接續上篇,接著討論陳昆禾的《瑞秋》、傅美嘉的《歡迎光臨海口村》以及Kawah Umei(連晨軿)的《明天我要當歌星,可以嗎? 》。 這3部片子整體呈現的方式與氛圍相對詼諧輕鬆但對於議題的拿捏討論或是對於被攝者的捕捉觀看也不失其重量。 公視「2024觀點短片展」(上)——論《voyu》《吹得到海風的地方》《肉人——精神病人的時間》 上篇文章,在本屆公視「2024觀點短片展」中,先討論了《voyu》、《吹得到海風的地方》以及《肉人——精神病人的時間》,分別碰觸了白色恐怖、父祖輩傷痕以及憂鬱症患者。 論北藝大電影系第11屆畢展3部短片——《駕訓》、《新觀點》、《渾水》 6小時前.

  7. 2024年5月11日 ·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樂迷Lio也提出觀察,過去台灣社群的共識是,台灣人在進行政治表態時,會互相提醒「把『中共政府』跟『中國人民』分開。 」意即,政權是政權,人民是人民,兩者互不代表。 然而面對流行文化的商業演出,背後牽涉的利益層次太多。 樂團究竟是代表自己、還是經紀公司、還是背後有政治施壓,一般人難以分辨。 文:許佳琦. 近年,台灣與中國關係產生劇烈變動,不僅出現在政治層面,文化產業更是如此。 在音樂領域,被中國舉報「台獨」的歌手、音樂人越來越多。 從十年前,2013年台灣歌手張懸舉出中華民國國旗遭到抵制之後,便開啓了一連串的「台灣藝人抵制潮」。 這也有自習近平執政後,中國民族主義日盛的脈絡。 Tags: 音樂人. 被台獨. 回春丹. 台灣祭. 正義. 鮮花. Legacy. 中國樂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