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3日 · 2024-05-23. .文 / 陳蔚承. .責任編輯 / 高儷綾.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一份發表在今年(2024)歐洲預防心臟病學會(ESC Preventive Cardiology)會議的報告證實,想改善心血管疾病、延長壽命,應盡早養成爬樓梯習慣。 這份報告綜合分析9份研究、共4.8萬人,發現有規律爬樓梯習慣的人,可降低39%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同時也減少24%的其他原因死亡率(例如跌倒、發生意外或得到其他疾病而死亡)。

  2. 2024年5月19日 · 陳志鴻找來北中南界領導人當聯盟核心小組,包括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台大醫學院院長倪衍玄、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長庚醫療體系決策委員會主委程文俊、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成大醫學院院長沈延盛、高醫大董事長陳建志、前衛福部次長蔡森田等人,再加上3個醫師立委邱泰源(新任衛福部長)、林靜儀(新任衛福部政次)、王正旭以及醫師全聯會副理事長陳相國,界鑽石陣容排排站組成健康台灣推動聯盟。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陳志鴻在《康健》獨家專訪中,娓娓闡述健康台灣願景、解健保難題、如何在不加保費的前提下改善醫療環境。 這些看似剪不斷理還亂的宏大議題,其實都和我們的生命健康息息相關。 《康健》整理了專訪重點: 健康台灣內涵是什麼? 怎麼展開? 對民眾有什麼幫助?

  3. 2024年5月17日 · 2024-05-17. .文 / 林宜平. .責任編輯 / 黃玟綺. .出處 / Web only.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咦,照顧有邏輯嗎? 《照護的邏輯(The Logic of Care)》是荷蘭醫療社會學家摩爾(Annemarie Mol),以糖尿病照護為研究主題,討論病關係的重要著作。 這幾年著名的美國醫療人類學家凱博文(Arthur Kleinman),也出版《照護的靈魂(The Soul of Care)》,描述他長期照顧失智伴侶的生命故事。 照顧高齡長輩 每個選擇都不容易. 因為中文翻譯的關係,Care在台灣有時翻譯為「照護」,有時翻譯為「照顧」。

  4. 2024年5月23日 · 2024-05-23. .文 / 上野千鶴子. .責任編輯 / 高儷綾. .出處 / 聯經出版.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我是50幾歲的護理師。 我想與您討論關於我父親的事。 我父親現在的失能程度是第4級,目前在醫療機構中受到仔細的照護。 每次去見他時,他總是不發一語,擺出不可思議的表情望向某處。 我是獨生女,已結婚28年的丈夫冠上了我家的姓氏,之前一直與我父親同住。 雖然兩個孩子也拜此之賜有個遮風蔽雨的家,不過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丈夫與父親之間的衝突變得愈來愈多,我們夫妻就連吃飯都刻意上2樓吃,避免與父親共同用餐。 我們與父親之間的爭吵不斷,相處並不和睦。

  5. 2024年5月10日 · 多數人以為喝酒肝、熬夜爆肝,但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最肝的其實是慢性肝炎,從科學數據來看,肝癌病人罹癌主因是B、C型肝炎等病毒性肝炎,其他原因則為酒精肝及脂肪肝。 8成肝癌與B、C型肝炎有關.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系教授級主治醫師盧勝男的研究指出,逾8成肝癌病人罹病主因為感染B型及C型肝炎,這是因為一旦感染B、C型肝炎病毒後會變成慢性肝炎,造成肝臟反覆發炎,最後發展為肝硬化,大幅增加罹患肝癌的風險,這就是「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數據顯示男性肝癌主要是B肝引起,女性則是C肝引起。 圖片來源 / 國健署提供.

  6. 2024年5月17日 · 發表於 《內科醫學年鑑》的一篇美國研究 指出,住院女病患如果剛好由女醫師治療,她們死亡的機率或是再入院的機率都較低。 「我們的研究發現,女醫師和男醫師的醫療實踐方式不同,這些差異對患者的健康結果具有重大影響。 」研究作者、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大衛格芬醫學院副教授本津川友介指出:「若能進一步研究醫師性別與治療結果間的潛在機制,並探討為何女病患給女醫師治療的好處更多,可能有機會全面改善患者的治療結果。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該研究追蹤了2016~2019年間,近80萬名65歲以上住院病人,包括45萬多名女性、31萬多名男性,當中約有31%患者的主治醫師是女醫師。 研究發現,住院女病患如果剛好由女醫師治療,她們死亡的機率或是再入院的機率都較低。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7. 2024年5月23日 · 2024-05-23. .採訪整理 / 陳蔚承. .諮詢專家 / 志勛皮膚科主治醫師陳偉迪. .責任編輯 / 黃玟綺. .出處 / 康健編輯部.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字級. 收藏. 分享. 眼袋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眼袋是眼眶內的脂肪膨出。 眼睛被保護在眼眶中,內有脂肪組織作為緩衝。 年輕時,眼眶內脂肪容量與下眼部支持的結締組織通常處於平衡,且皮膚彈性和厚度都夠、支撐力好,所以還不會有脂肪外凸的情況,但年紀增長產生老化,眼輪匝肌衰退、皮膚失去彈性、下眼眶隔筋膜漸漸鬆弛,就容易導致眼眶內的脂肪膨出,慢慢形成眼袋。 眼袋形成的原因主要可分成先天和後天2大原因: 先天原因:眼睛下方的眼眶骨內有較多脂肪。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