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4日 · (湯森路透) 假設每個人的防疫能力不同,病毒有可能比較容易攻入經濟弱勢、知識、智力弱勢、心理弱勢的族群,這給我們防疫的啟示是什麼? 當一個社會資源分配相當不公,僅集中在少數人身上,弱勢族群比例很高,這群人都傳染到病毒了,既得利益或者是優勢者的生存空間會不會限縮,傳染到病毒的機率是會下降還是上升? 這當然又是簡單的邏輯,很容易推論,有錢有勢者的優裕生活方式,幾乎是依賴沒錢或者不是那麼「聰明」的人的勞力建構出來的,所享用的物質也是弱勢者生產出來的。 因此,多一個人染病,有錢有勢的人就會多一分生存風險。 這不是可以個人偏安的時代,我們都是相連的,如同蝴蝶效應,這個論點已經無數人在呼籲倡導,我們只是一直不情願將這概念落實,盡量去尊重所有的生命,照顧每一個人,公平地分配資源。

  2. 2024年5月12日 · 吳昌騰近日在臉書說流感腸病毒肺炎黴漿菌腺病毒A型鏈球菌及人類間質肺炎病毒繼續在社區中傳播。 吳昌騰表示,病童的臨床病程表現不盡相同,但發燒、咳嗽都會持續好幾天,提醒第一線醫護人員及家長們注意。...

  3. 2024年5月15日 · 病毒(英文:Enterovirus)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常見的腸病毒包含克沙奇病毒(A型23種、B型6種)、伊科病毒31種、小兒麻痺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3種、68至71型腸病毒,共有六十多種病毒。 腸病毒流行季節.

  4. 2024年5月6日 · 疾管署資料顯示 ,腸病毒屬於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可細分為小兒麻痺病毒(Poliovirus)、克沙奇病毒(Coxsackievirus)、伊科病毒(Echovirus)、腸病毒(Enterovirus)等類型,每一種類型分別還有多種型別,已知至少60多種腸病毒。...

  5. 2024年5月12日 · 吳昌騰前天(10日)於 臉書粉專 指出,兒科急診持續肺炎的病例,社區6大病毒持續傳播,包括流感、腸病毒、肺炎黴漿菌、腺病毒、A型鏈球菌及人類間質肺炎病毒等,他表示,所有病童的臨床病程表現不盡相同,但發燒、咳嗽都持續好幾天,提醒家長要特別注意。...

  6. 其他人也問了

  7. 2024年5月14日 · 病毒主要透過糞口、飛沫或接觸傳染,在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預防感染最有效的方法為做好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流行期間減少出入擁擠的公共場所,並落實生病在家休息等措施,以降低傳播風險。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腸病毒處流行期,近期疫情呈持續上升趨勢,上週 (5月5日至5月11日)門急診就診計17,895人次,較前一週 (16,564人次)上升8.0%;另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型為主,其中易引起嚴重症狀之腸病毒A71型及D68型,為零星檢出且感染個案均為輕症。 研判國內疫情傳播風險上升,呼籲民眾及教托育機構人員持續注意預防措施及警覺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今 (2024)年累計1例重症病例,為感染克沙奇A10型。

  8. 2024年5月23日 · 諾羅病毒傳染力強很容易群聚感染常有一人得病全家遭殃之稱。 《 優活健康網 》整理諾羅病毒的相關衛教知識,包括症狀、飲食、治療與預防方法,最近吃東西一定要特別注意! 諾羅病毒症狀? 諾羅病毒(Norovirus)是感染人類引起腸胃道發炎的病毒。 主要症狀主要為噁心、嘔吐、腹瀉及腹絞痛,可能合併發燒、寒顫、倦怠、頭痛及肌肉酸痛。 一般而言,年紀較小的幼童嘔吐症狀較明顯,通常會持續1至10天,之後就會逐漸痊癒。 諾羅病毒會傳染嗎? 諾羅病毒會傳染。 諾羅病毒的傳染途徑為「 糞口接觸 」,因病毒能長時間存活於患者的嘔吐物及糞便中,所以不論直接接觸或間接接觸都有傳染的可能,以下為常見傳染途徑: 吃被諾羅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飲水。 接觸被諾羅病毒污染的物體表面,再碰觸自己的嘴、鼻或眼睛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