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1日 · 環境部正在研擬「企業宣告碳中和指引」,針對所有產業進行規範,草案預計6月出爐,屆時將再與各部會進行討論。. (記者陳嘉怡攝). 〔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淨零永續當道,市面上許多產品都會主打碳中和,不過若沒有完整揭露碳排、減碳方法 ...

  2. 2024年5月26日 · 學者:自主減量達標就免徵 擴大企業減誘因. 李堅明呼籲,碳費是「減碳工具」,不該淪為環團、產業界各自喊價,而是該就「如何最大程度推進減碳」的角度思考,尤其碳費對企業衝擊大,「若企業提出自主減量計畫並達成目標,就應免徵碳費 ...

  3. 2024年5月26日 · 台森林碳匯潛力高 政府應加速推動. 現今自然碳匯以造林等「綠」最為盛行。 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名譽教授陳朝圳認為,除減碳功能,森林也有生態保育、水資源涵養等效用,不過企業若想投入造林,需有短則十年、長則五十年的「長期作戰」決心,中間也需持續照護森林,企業需以減碳價值面、而非成本效益思考。 中興大學森林系教授柳婉郁指出,台灣森林碳匯每年的吸碳量約二千萬噸,若鼓勵碳權制度發展,森林碳匯就有機會增加,不過目前台灣的查驗標準極高,比照科學研究進行「每木調查」、推行不易,環境部、農業部應思考政策執行實際面、強化補助等誘因,才能加速推動。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4. 2024年5月26日 · 根據環境部「碳費收費辦法」草案,收費對象為年排放達二.五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以上的電力業及製造業,業者必須於每年五月底前,依前一年度的排放量碳盤查結果繳交碳費,首批徵收對象初估約有五百廠,約占全台總排放量的五成四。 環境部針對費率 進行經濟衝擊評估. 碳費計算公式主要分三種,一是排放量減掉二.五萬公噸乘以一般費率;若提出自主減量計畫可享優惠費率,優惠費率又可再細分為,是否為高碳洩漏風險產業,以及依循何種減量指定目標。 環境部初步盤點鋼鐵、水泥屬於高碳洩漏事業,而半導體、電子零組件則非高碳洩漏事業。 費率是影響碳費究竟收多少的關鍵,碳費費率審議會召集人、環境部次長施文真表示,目前正針對不同情境的費率模型進行經濟衝擊評估,預計六月底、七月初就會開第四次碳費審議會,將與委員針對不同費率方案進行評估。

  5. 2024年5月26日 · 據了解,資料中心的用水方式排放類似,資料中心的用水可以分為3種用途,第一種是用於現場伺服器冷卻的水;第二種是用於發電的場外用水;第三種則是伺服器製造供應鏈用水。

  6. 2024年5月29日 · 歐盟「邊境調整機制」(CBAM)於2023年5月生效後,全球逐步邁入有價時代,歐盟CBAM預計2026年正式實施,開徵關稅。. 因應歐盟CBAM,我國環境部計畫今年通過「費收費辦法」,2025年開始徵收費,而台灣費可抵減歐盟關稅。. 誠然,「有價 ...

  7. 2024年5月26日 · 〔記者歐宇祥/台北報導〕環境部日前公告費徵收辦法,其中規定企業最高可用國內外權抵扣十五%費。學者認為,權可抵扣的比例太低,應效法他國作法,將國內外權可抵扣的上限拉升到二十%或更高,對企業減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