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6月18日 · 主要症狀包括. 消化系統症狀(胃部不適、嘔吐、輕微腹瀉) 呼吸道症狀( 咳嗽 、呼吸困難與急促、喉嚨痛、鼻塞或流鼻涕) 頭痛 、肌肉痠痛. 發燒 、畏寒. 疲勞. 腦霧(意識變模糊、專注度與清醒程度下降) 味覺或嗅覺喪失. Q:病毒出現變異之後,現有的疫苗有效嗎? 需要補疫苗嗎? 疾管署表示,接種XBB疫苗能減少感染後重症或死亡風險最有效的方法。 且即便確診過,重複感染的機率相當高,因此提醒未打過XBB疫苗的民眾,或65歲以上長者、滿6個月以上有免疫不全以及免疫力低下等高風險族群,強烈建議接種2劑以增強保護力,降低重症或死亡發生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施打新冠疫苗6至9個月後,疫苗的保護力會逐漸消失甚至歸零,醫師建議高風險族群定期補疫苗,續航保護力。

  2. 2024年6月12日 · 補助方式. 補助對象至台北市腸病毒 71 型疫苗補助合約醫療院所接種腸病毒 71 型疫苗,可現場減免疫苗接種費用,每人補助 1、2 劑。 圖片來源:台北市政府. 仍需要勤洗手、常消毒來預防. 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好發於 5 歲以下幼兒,而幼兒感染腸病毒 71 型易引起神經系統併發症,透過疫苗接種,可降低幼兒罹患腸病毒 71 型重症的風險。 但腸病毒型別多元,接種腸病毒 71 型疫苗後,還是有可能感染其他型別腸病毒,因此仍需要做好勤洗手、常消毒等預防措施。 依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疫情監測資料顯示,113 年全國於 4 月中進入腸病毒流行期,台北市則於 5 月中超過流行閾值,但近 2 週疫情已稍有趨緩。

  3. 2024年6月4日 · 不館女生或男生,都應該施打 HPV 疫苗,預防子宮頸癌和生殖泌尿道癌症的發生。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針對 9 至 14 歲性行為尚未活躍女性接種 HPV 疫苗,預防效果最佳。

  4. 5 天前 · 醫生進一步對案父及案母抽血檢驗梅毒均為陽性,目前一家 3 口一起接受治療中。案母雖於孕期第 12 週、第 32 週定期做產檢,梅毒檢驗結果皆為陰性,推測是懷孕 32 週後至生產前的不安全性行為因而感染。

  5. 2024年6月18日 · 對於 65 歲以上長者或有免疫不全以及免疫低下民眾,呼籲已接種 1 劑且間隔 12 週 (84 天) 的 65 歲以上長者、55-64 歲原住民、滿 6 個月以上有免疫不全以及免疫力低下民眾等高風險對象,再接種 2 劑以增強保護力,降低重症或死亡發生機會

  6. 2024年6月18日 · 一、多運動. 有氧為主、無氧為輔,研究證實,規律運動有效降低罹癌風險,包括: 膀胱癌 、 乳癌 、結 直腸癌 、 子宮內膜癌 、食道腺癌、胃賁門癌、腎癌、 卵巢癌 、胰腺癌和 肺癌 。 二、少久坐. 坐、臥或躺姿都不行,例如,看電視、電腦或坐車等。 研究指出,久坐時間的增加與結直腸癌風險升高 28~44%、子宮內膜癌風險升高 28~36%、肺癌風險升高 21~27% 相關。 建議習慣久坐者,應該以低強度活動替代久坐,如定期起身喝個水、上個廁所,就是避免連續久坐的好方式。 三、快減肥. 肥胖導致罹癌風險提高,超重和肥胖與至少 13 種不同類型癌症發病風險增加相關。

  7. 2024年6月19日 ·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心臟科主治醫師戴以信表示,長 QT 症候群是罕見心律不整疾病,可能造成的基因突變約有 15 種,最常見的前 3 種為:KCNQ1_ 運動時發作、KCNH2_ 起床鬧鐘刺激發作、SCN5A_ 睡眠中發作。 使用基因篩檢可以確診分型,其發生率約萬分之四,為基因缺陷所導致的心臟電生理發生異常。 長 QT 症候群起因於心臟肌肉細胞表面膜電位離子通道異常,造成「早期後去極化」效應,進而產生誘發多型性心室頻脈,患者多半沒有任何症狀,僅有反覆突發性的暈厥. 以上述病例小涵來看,她早上起床會大叫,進入無意識全身痙攣發作狀態已持續 2 年,每次 1、2 分鐘後會自行甦醒,經基因檢測確認小涵為 KCNH2 基因突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