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0日 · 預防邦克列酸米酵菌酸中毒. 大 類. 常見疾病. 張貼日期. 2024-04-17. 張貼單位. 家醫科. 內 容. 1. 邦克列酸是什麼邦克列酸Bongkrekic Acid),舊名米酵菌酸是一種由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亞型Burkholderia gladioli pathovar cocovenenans產生的粒線體毒素。 此菌主要產生於發酵的玉米面等變質澱粉類製品、穀物發酵製品(如腸粉、河粉、酸湯子、年糕、湯圓、玉米澱粉、發酵糯小米等)、變質的鮮銀耳、木耳之中,存在於土壤與各種植物中,當溫度介於 22°C 到 30°C 時,為有利於毒素生長的環境。 唐菖蒲伯克氏菌容易在富含脂肪酸的食物中繁殖,但唐菖蒲伯克氏菌本身容易被殺死。

  2. 3 天前 · 米類製品若遭椰毒假單胞菌汙染可能就會產生米酵菌酸。 (擷取自microbewiki) 米酵菌酸特性. 顏宗海表示台灣過去從未發生過米酵菌酸食物中毒但印尼非洲中國都有案例米酵菌酸少見卻致命因為毒素會 直接攻擊人體細胞負責製造能量的線粒體影響細胞呼吸只要1毫克就會致命程涵宇也提到米酵菌酸無法加熱殺菌即使攝氏120度加熱1小時毒性仍在且米酵菌酸無臭無味無法從外觀上發現受到米酵菌酸污染的食品潛伏期為1至10小時主要影響器官為肝臟大腦和腎臟。 容易有米酵菌酸的食物.

  3. 3 天前 · 1、 邦克列酸是什麼?根據衛福部台中醫院家醫科衛教資訊指出,邦克列酸(Bongkrekic Acid),舊名米酵菌酸,是一種由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亞型 ...

  4. 6 天前 · ...more. 北市寶林茶室中毒案已造成2死4例重症30餘人出現不適症狀多例個案驗出中毒元凶全台首見的米酵菌酸4/2寶林廚師手部樣本檢驗結果為陽性引發部分民眾擔憂避免購買米製品。...

    • 21 分鐘
    • IC之音 【Hi科技咖】
  5. 3 天前 · 編按:到百貨公司餐廳吃炒粿條卻食物中毒,寶林茶室中毒案釀4死震驚社會。如今解剖結果出爐,法務部法醫研究所公布,已完成其中2名死者的鑑定報告,均為邦克列酸中毒(原稱米酵菌酸)為國內首例!至於2名死者感染邦克列酸的原因及途逕,是否與胡姓代班廚師手部及糞便採集到邦克列酸有關 ...

  6. 1 天前 · 衛福部長薛瑞元認為米酵菌酸 毒素從國外飄洋過海或故意添加的可能性較低不排除廚師在烹飪過程的操作出現狀況造成毒素被分泌出來的可能性米酵菌酸源頭還需調查結果綜合研判王必勝指出針對烹調過程檢方正持續調查希望透過錄影監視器畫面了解可能形成適合唐菖蒲伯克氏菌繁殖的環境也就是攝氏溫度22至33度中性pH值的環境而衛福部角色就是協助警檢評估。 2、唐菖蒲伯克氏菌是否來自境外? 據《中央社》報導,農業部農業試驗所主任秘書謝廷芳分析,唐菖蒲伯克氏菌有4種病原型,其中僅有「椰毒病原型」才會產生致命的米酵菌酸,但這種病原型在國內無危害農作紀錄、也沒有發生過中毒事件,因此較少針對其進行研究。

  7. 2024年5月6日 · 近期食安事件可能涉及米酵菌酸之劇毒會破壞人體細胞粒線體功能導致多重器官衰竭包括肝腎在內由於以前只在印尼中國大陸莫三比克三地發生台灣首次發生其致死率甚高高達3成6成),令人恐慌到底粒線體在細胞中的構造與功能如何本篇將在粒線體的構造與功能方面多所著墨並對米酵菌酸破壞粒線體功能的作用機轉亦作探討且與讀者分享。 粒線體發現的歷史其實粒線體存在於動物細胞,年代非常久遠,在演化過程...

  8.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