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4日 · 根據國外文獻指出,更年期階段是影響婦女健康的關鍵,因為女性荷爾蒙分泌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更為顯著,進而影響整體生活品質,甚至有死亡的風險,如何在更年期階段早期管理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 (即肥胖、高血壓、糖尿病、脂異常等)至關重要。 對此,國健署提出護心5要訣,讓更年期婦女們運用: 一、健康體重. 依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 (公斤)÷身高2 (公尺2)〕進行整體熱量攝取的規劃,並視年齡、活動量及體重增加情形,進行個人熱量攝取的調整,若有相關的體重與熱量攝取等問題,建議可找營養師諮詢。 二、均衡飲食. 適當攝取六大類食物 (包括全榖雜糧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水果類、乳品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遵守少油、少鹽、少糖、高纖、高鈣飲食原則,並以天然原型食物為主,減少過度加工食品。 三、規律運動.

  2. 2024年5月7日 · 疾管署今天說明,其傳播力為JN.1的1.2倍,致病力略低,快篩、藥物及XBB疫苗也仍對其有效,整體對疫情影響待觀察。 世界衛生組織(WHO)於5月3日將「KP.2」列為監測中變異株(variant under monitoring,又稱FLiRT變異株)。 衛生福利部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今天在疫報記者會上指出,KP.2變異株為Omicron JN.1的子代變異株,具數個點位突變,目前占全球COVID-19病毒約11.4%,國內監測境外移入情況,占比也是大約10%,對整體疫情影響仍需持續評估。

  3. 2024年5月14日 · 2024/05/14 10:52. 驚! 不只肺癌 國衛院研究:空污增中風死亡率.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空氣污染,除了會傷害人體肺部之外,可能也會對心臟,造成威脅,國衛院公布一份,長達十年的追蹤研究報告,證實細懸浮微粒PM2.5,和缺血性心臟病、中風等疾病,息息相關,尤其在PM2.5濃度越高的地區,中風機率也增加2到3倍。 醫師進一步解釋,PM2.5不只會傷害肺臟,因為細小的懸浮微粒,會穿透肺泡,直接進入血管,隨著血液循環,到達全身各器官,也容易提高細胞發炎反應,刺激神經系統,產生血栓、破壞血管內壁,最後造成動脈硬化,因此建議年紀大、罹患慢性病的族群,要盡量避免,暴露在空氣污染嚴重的環境中。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腸病毒高峰! 北市上週逾千人就診 117班停課.

  4. 2024年5月13日 · 國家衛生研究院召開實證研究推動改善台灣空氣品質標準與指標記者會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研究員陳裕政簡報說明國內空氣污染減量對民眾健康效益相關研究成果。 近年國內空氣污染管制成效,陳裕政說,所有污染物濃度皆有改善,細懸浮微粒(PM2.5)、懸浮微粒(PM10)、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及一氧化碳(CO)有9成以上測站濃度顯著逐年下降,防治效益值得肯定。 各污染物中以PM2.5及SO2改善特別明顯,但臭氧(O3)僅38%測站濃度顯著逐年改善,甚至有3站逐年上升。

  5. 2024年5月16日 · 您是外食族嗎?褲子又穿不下了?還是久坐少動的上班族呢?簡而言之,代謝症候群指的就是肥胖,它是數個症狀的總稱,雖然不是一種疾病,但 ...

  6. 2024年5月2日 · 陳裕政指出目前是分析污染物日平均濃度對健康影響但其實身體不適更可能是受一天中最高濃度暴露影響因此盼進一步以每小時為單位細緻化收集急診資訊與污染物暴露資料進行風險分析陳裕政也表示因指標值的設立仍參考空氣品質標準但為避免統計分析誤差AQHI未納入PM10CO這2項與空氣品質標準有關的污染物因此將透過國內空氣污染暴露與健康反應相關數據修正原有AQI改善其在高污染物濃度代表性不佳問題亦可作為未來規範使用。 (編輯:李亨山)1130502. 新聞來源: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日電)為讓空氣品質指標(AQI)有效反映空污對人體健康影響,國衛院分析空品資料與65歲以上長者自然死亡,發展本土空氣品質健康指標(AQHI)並調整既有AQI,助改善空品警示系統...

  7. 2024年5月14日 · Watch on. 張容輔 甘媄心 報導 / 台北市. 空氣污染除了傷害人體肺部之外可能對心臟也會造成威脅國衛院13日公布一份長達十年的追蹤研究報告證實細懸浮微粒PM2.5和缺血性心臟病中風等疾病息息相關研究發現在PM2.5濃度越高地區中風機率也跟著增加。 醫師解釋,是因為細小的懸浮微粒,吸入後會藉由血液循環到全身,引發發炎反應,也對肺部以外的器官有負面影響,提醒高齡、患有慢性病的族群,在空氣品質差時,務必要配戴口罩或避免外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