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0日 · 進入廣達後,30歲出頭的他還不熟悉廣達當時的主力產品筆電業務,但林百里把與麻省理工學院(MIT)合作的產計畫交給他,同時讓他留在身邊擔任特助。

  2. 2024年5月8日 · 我們從小就學習經歷智慧型失敗,小孩在邁出第一步時,就已經開始這樣做。. 但到了小學,許多孩子開始認為,獲得正確答案是唯一有價值的活動。. 這就是為什麼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及數學(mathematics)所謂的STEM教育 ...

  3. 6 天前 · 鄉育基金會邀請知名企業英語講師Sonny湘陽,分享其在英語學習和職場上的豐富經歷。 Sonny強調,英語不僅是通往全球的「門票」,更能豐富人生經驗

  4. 6 天前 · 賴清德提到,台灣社會很進步,大家都希望政府用好人才,但有些人不一定願意離開現在工作崗位進入政府,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適應政治工作,幾乎一年365天都在工作、沒有自己的時間。 賴清德 內閣人選 More... 2024/01/30 | 《思想坦克》 詹順貴:民進黨堅壁清野只會造成雙輸局面,選後應繼續貫徹「民主大聯盟」理念. 賴清德固然打破了台灣民主轉型後每8年政黨輪替的慣性,但也再次回到朝小野大的不利施政局勢,如何藉由擴大社會連結與支持,克服此一施政困境,避免締造民主轉型後首位總統無法成功連任的難堪紀錄,將是賴清德第2項艱鉅的挑戰。 民進黨 相對剝奪感 More... 2024/01/24 | Julian.

  5. 2024年5月27日 ·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加入康扣? Can掉會議? 這是什麼意思? 從就讀大學開始來台已經進入第16年,馬來西亞僑生楊冠義在台創立「迦南計畫」以對接台灣企業與馬來西亞僑生尋找工作的橋樑。 他沒有申請台灣身份、始終覺得自己是馬來西亞人,但他愛台灣土地的一切。 他以外國人的觀察,發現了許多職場文化上有趣的差異現象。 2023年的未來大人物之一,來自馬來西亞的楊冠義先後在台灣的製作公司、媒體代理商以及媒體工作過,目前獨立開設公司「迦南計畫」,創建一個提供僑外生工作機會的求職平台為主。 這些年來,楊冠義觀察了一些獨有的台式「職場文化」大不同。 【未來大人物 在台馬國人2】走讀:台馬美祿大不同,在台16年馬來西亞人楊冠義的城市居遊 5天前.

  6. 2024年5月13日 · 本書後篇〈我們在復原的路上〉,作者湘妤從自身通過綜合心理學領域的學養與經驗,從成因、生命故事、症狀細細解說分析社會運動創傷。

  7. 2024年5月9日 ·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語不該叫做閩南語」最近再度引發討論,凸顯了教育部本土語言政策的混亂。 自1990年代以來,受到本土化浪潮的影響,台灣也在逐步推動本土語言,相繼設立原、客委會推動原、客語。 然而,本土語言內部資源的分配不均、權責不明,似乎讓台灣離真正的「語言平權」越來越遠。 文:許慧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教授/系主任) 「台語不應叫做閩南語」這個議題,最近再度引起關注,教育部表示將等今年6月至10月,文化部辦理國家語言發展論壇會議討論的結果,再做調整。 教育部長潘文忠也在日前參加活動後公開回應,教育部會配合文化部和各部會的「共識」再做修訂。 Tags: 台語文. 閩南語. 本土語言. 本土化. 華語. 英語. 國家語言發展法. 語言. 教育部.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