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9日 · 民眾如何自我判斷? 食安專家提醒注意事項|Heho專家問答. 日期:2024 年 5 月 9 日 作者: 江宏倫. 近年來,台灣食安事件頻傳,讓民眾人心惶惶。 尤其在外食當道的現代社會許多人每天在外用餐卻看不到烹飪的廚房也無法確認食材是否安全在這樣的氛圍下食品中毒的風險似乎無所不在而食品中毒的原因是什麼? 我們該如何預防食品中毒? 我們請到臺北醫學大學食品安全學系的陳玉華教授,跟大家分享避免食品中毒的注意事項。 (若有更多疑難雜症,歡迎在影片下方留言告訴我們,我們會再請專家解答) 文、圖、影音、江宏倫. 1.採訪專家: 臺北醫學大學 營養學院副院長暨食品安全系 陳玉華教授. 延伸閱讀: 【名醫在Heho】阿茲海默症藥能延緩退化? 長庚失智權威徐文俊詳解治療及適應症.

  2. 2024年5月23日 · 1. 細嚼慢嚥、飯水分離: 有助於提高食物在口腔和胃部的消化效率,促進上消化道消化。 2 .適量攝取酸性食物: 如消化不良可搭配一點酸性食物,如蘋果醋,可刺激胃酸分泌。 3. 補充消化酵素: 如食用木瓜、鳳梨等天然食物,或在醫師及營養師建議下,食用消化酵素保健品。 4. 避免食用過多精緻加工及易脹氣食物: 有助於維持腸道菌相平衡,保持腸道健康。 蘆筍、豌豆、洋蔥、韭菜等雖然是蔬菜,但含有較高的纖維和難消化碳水化合物,亦容易造成腸道脹氣不適。 5. 養成每日排便習慣: 醫學上定義三天一次排便為正常排便狀況,但每天排便才是健康的指標。 若有排便不順的情形,可以進一步探討是否是水分攝取、油脂、膳食纖維或運動量不足等。 補充膳食纖維時,可補充可溶性纖維,如木耳飲。

  3. 2024年5月17日 · 林穎正提到,過去的文獻資料顯示,超過七成的腸躁症患者,可以透過低腹敏飲食達到顯著的改善,除了改善生活品質,甚至連焦慮憂鬱也可以好轉。 林穎正強調,台中榮總胃腸肝膽科與營養室團隊共同推出專門為腸躁症病人設計的飲食方案,為病人提供了另一種非藥物的治療選擇。 第一階段:完全執行低 FODMAP 飲食,排除高 FODMAP 的食物,為期 2〜6 周的時間。 第二階段:重新導入期,為期 4〜6 周的時間,將慢慢重新導入 FODMAP 食物,測試每個人的耐受程度。 第三階段:客製化 FODMAP 飲食方案,最後量身訂製個人化的飲食菜單,FODMAP 的攝入量和種類將會根據第二階段測試後個人耐受程度進行調整。

  4. 2024年5月21日 · 為預防腸病毒傳播學校應教導學童平時應勤洗手更要掌握正確洗手時機如上廁所後吃東西前看病前後摟抱及餵食幼兒擤鼻涕後及玩遊戲或玩具後等。 呼籲教托育機構及家庭照顧者應定期清潔環境及重點消毒,同時注意居家、學習環境的通風與整潔,時常清洗消毒兒童常接觸之物品及玩具,並持續教導學童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以避免將病毒傳染給嬰幼兒。 疾管署提醒, 由於成人感染腸病毒後通常沒有明顯症狀,易疏於防護傳染給家中幼兒,籲請民眾外出返家後務必先更衣,摟抱、餵食嬰幼兒前,應以肥皂正確洗手。 幼童如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落實生病不上課,以避免與其他幼童頻繁接觸造成交叉感染。 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是預防傳染病的根本,唯有澈底落實才能避免讓傳染病有機可乘。

  5. 2024年5月20日 · 泡泡洗手 + 環境消毒這樣做. 陳明群指出,預防腸病毒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勤洗手,一般常見的酒精「乾」洗手,不適用於消滅腸病毒,要預防腸病毒,還是得用肥皂「濕」洗手更有效,才能保護自身與家中學童、幼兒,免於腸病毒的威脅。 疾管署表示,新冠疫情之後,民眾習慣使用酒精進行環境消毒,但是酒精無法有效消滅腸病毒。 建議使用含氯漂白水進行消毒,調配時應穿戴防水手套、口罩及圍裙,並注意環境通風,此外,環境、器具等於消毒水擦拭完畢後,靜待 10 分鐘再用清水擦拭一次,才算完成消毒步驟。 一般環境消毒 :使用的消毒水濃度為 500 ppm,即 8 瓶 1,250 c.c. 保特瓶清水加入 100 c.c. 漂白水.

  6. 2024年5月16日 · 涼食緩解不適勤清潔多洗手保護. 腸病毒以不同症狀表現,常見為喉嚨痛、口腔黏膜、四肢出現紅疹(水泡)及發燒等典型腸病毒症狀;疱疹性咽峽炎的病癥為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等;手足口症則於舌頭、牙齦、手掌、腳掌出現小水泡,如幼童診斷腸病毒,家長可多給予病童水分或果汁、湯汁等補充液,並建議降低食物溫度,亦可較冰涼的食物(如布丁),減少口腔潰瘍的疼痛感。 無論成人、幼兒都有可能感染腸病毒,且腸病毒型別多元,民眾應做好手部衛生,並注意環境清潔與消毒。 酒精則不具腸病毒消毒效果,環境清消請使用含氯漂白水消毒,一般環境及常用物品,使用 500ppm 濃度漂白水(漂白水:水 =1:100)擦拭,嘔吐及排泄物則使用 1,000ppm 濃度漂白水 (漂白水:水 =1:50) 消毒。

  7. 2024年5月14日 · 腸病毒主要透過糞口飛沫或接觸傳染在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預防感染最有效的方法為做好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流行期間減少出入擁擠的公共場所並落實生病在家休息等措施以降低傳播風險近年民眾習慣使用酒精進行環境消毒但酒精對於腸病毒之毒殺效果有限建議使用含氯漂白水進行消毒調配時應穿戴防水手套口罩及圍裙並注意環境通風。 一般環境消毒使用的消毒水濃度為 500 ppm,即 8 瓶 1,250 c.c. 保特瓶清水加入 100 c.c. 漂白水;用於處理腸病毒患者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的消毒水,濃度則為 1,000 ppm,即 8 瓶 1,250 c.c. 保特瓶清水加入 200 c.c. 漂白水。 此外,環境、器具等於消毒水擦拭完畢後,靜待 10 分鐘再用清水擦拭一次,才算完成消毒步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