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1日 · 立法院會21日表決國會改革相關法案,各黨團皆進行甲級動員,在藍白陣營人數優勢下,通過國民黨團、民眾黨團共提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25條再修正動議。 (攝影/楊子磊) 在5月17日衝突之前,立院周遭已多年未聚集抗議人潮。 過去除了2014年「太陽花學運」占領議場外,前總統蔡英文第一任期的2016至2020年間也曾有數場爭議,例如兩次《勞動基準法》修法、俗稱年金改革的《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修法等,皆引發朝野衝突及相關民間團體上街,民眾甚至試圖闖入立院院區。 過往各項爭議中,民進黨於2017年第二次修改《勞基法》為指標事件。 該年民進黨黨團同樣挾人數優勢在50天內將草案送入院會表決,也遭勞團批評程序黑箱、公聽會無效力。

  2. 4 天前 · 11點正式進入國會改革法案逐條討論,綠營皆派出一名立委發言,接著藍白黨團提議「結束討論」。 從討論進入表決階段後,綠營都再提出「點名表決」動議,又被藍白否決,來回約10分鐘後,雙方才開始對各自條文進行投票。 每條條文不論是否修訂、或依哪一黨的版本修訂,從清點人數到表決結束,大約耗時30分鐘才能跑完程序。 24日立法院會表決時,民眾黨立委直接舉號碼牌代表黨團票數(1~8票),如立委國昌舉4號(左1)、立委林國成舉5號(左2)。 (攝影/林彥廷) 表決直到下午3點55分,擴大國會「調查權」相關條文已全部二讀,包含《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8章第45條至第53-3條,多數以國民黨暨民眾黨版本通過。

  3. 2024年5月16日 · 《報導者》從外交、經濟、軍事預算等角度整理各項指標,協助讀者觀察這些變化帶給台灣的機會與挑戰。 2008年到2024年,從台灣內部政局到世界局勢,都產生相當劇烈的變化。 馬、蔡任內的美中台關係,也在這樣的背景下,呈現出兩種對比與極端。 中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蔡榮祥分析,2008年馬英九上台後,對兩岸關係採取「扈從政策」,選擇對談、交流途徑,雙方關係處於「和解低盪」位置,當時美中關係也偏向「積極交往」,此時的台灣、美國、中國是「三人行」的關係──三個國家基本上相對保持一定程度的和善。 然而,如此態勢約在歐巴馬(Barack Obama)第二任期開始出現大幅變化。 蔡榮祥指出,面對中國崛起,美國戰略部署開始「重返亞洲」,在外交、經濟、軍事等層面投入資源「再平衡」,確保美國在亞太的利益。

  4. 2024年5月19日 · 2024大選觀察. 現場圖輯. 2024總統就職典禮:記一場承載國家未來想望的慶典. (攝影/林彥廷) 2024/5/19. 文字. 林彥廷 黃世澤. 攝影. 林彥廷 陳曉威 鄭宇辰. 責任編輯/陳思樺;圖片編輯/林彥廷、陳曉威. 政府國會. 在地傳真. 攝影. 軍事. 2024總統大選. 賴清德. 2024/5/19. 文字. 林彥廷 黃世澤. 攝影. 林彥廷 陳曉威 鄭宇辰. 責任編輯/陳思樺;圖片編輯/林彥廷、陳曉威. 政府國會. 在地傳真. 攝影. 軍事. 2024總統大選. 賴清德.

  5. 3 天前 · 1850年代,以創作之名運用修圖技巧就開始出現在大量藝術家兼攝影師的作品中。 在第一批攝影師出於藝術目的而進行修圖實驗創作影像的同時,有權有勢的政治人物很快也出於政治或意識形態目的而修改影像──在官方照片中操弄歷史,將某些人的存在「抹除」。 這是20世紀不論左右極權主義政權的常見做法,但毛澤東和希特勒(Adolf Hitler)無疑都沒有史達林(Joseph Stalin)的惡行知名──當時蘇聯系統性地將被除名的黨政官員從官方檔案照中刪除,這表明歷史紀錄可以輕易被篡改,令人毛骨悚然。 1. 尤金.阿佩爾(Ernest Eugene Appert)的《公社罪行》(Crimes de la Commune)蒙太奇照片。 (圖片來源/公共版權/Wikimedia Commons)

  6. 2024年5月9日 · 「你有實支實付保險嗎? 你要做自費嗎? 」民眾或許最近愈來愈常在就醫現場遇到這類詢問,若進一步追問醫護人員後,可能會得到類似「因為健保不給付,但這個 醫材/藥物/手術比較有效,適合你現在的病況,所以推薦」之類的答案。 這個現象或說困境,是複雜因素交織的結果,撇除財務誘因的考量,單就政策因素而言,是反映了健保體系在財務上所能夠負擔的給付項目,與最新的醫療發展落差漸大,以至於許多較為新穎、又顯具療效的治療方式,未能納入健保給付。 對此問題,近期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簡稱健保署)以及其他論者提出「健保協同商保」之議。 本文由健保體系與商業保險之基本事實談起,從健康體系永續發展、倫理正當性、其他國家經驗等層面來剖析「健保協同商保」構想之可能與限制。

  7. 2024年5月19日 · 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教授黃奎博認為賴演說維持蔡規賴隨基調對於兩岸的立場沒有劇烈改變唯獨提到中國兩字高達7次凸顯賴不只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雖然內容應該沒有超出北京的意料之外但兩岸關係要走向和緩並不樂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