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2日 · 日期:2024 年 5 月 22 日 作者: 江宏倫. Heho健康 x 亞東醫院,未來每個月我們都會有一場《Heho聰明就醫》線上直播講座,希望大家能透過專業醫師的分享,讓民眾能獲得一些正確的醫療知識,這一場邀請到亞東醫院家醫部主任陳志道醫師,陳主任在 ...

  2. 2024年5月31日 · 身為重症肌無力肌無力病友,采葳歷經眼皮睜不開、無法吞嚥、 呼吸困難 ,嚴重時甚至癱在床上動彈不得;追查病因的那 2 年,住院 7〜8 次、2 次加護病房,走過命危、插管、氣切等急救過程,還好有媽媽一路不離不棄籌錢救命。 梁采葳記得,40 年前沒有健保,媽媽就算欠債也要借錢救治她,就算聽到親友背後議論「又治不好,幹嘛還要救」,仍不放棄。 梁采葳說,當初因經濟考量,看 1 次病開的藥,都會省吃儉用,1 天藥當 2 天吃,也因此影響病情控制。 此外,長期服用類固醇控制病情,導致體重飆升、出現月亮臉等,更別說藥效一過,身體隨時會斷電,就算休息充電,也只能維持短短的活力,影響日常生活。 她極度自卑到不想上課、上班,感情路也崎嶇坎坷,多段戀情被拋棄等。

  3. 2024年5月30日 · 醫師提醒中藥養生注意 1 關鍵才不會補過頭. 日期:2024 年 5 月 30 日 作者: 黃慧玫. 40 多歲的林先生,長期於工廠輪大夜班。 因老闆擔心員工身體不佳,購買何首烏、黃耆、紅棗、枸杞等中藥材,讓員工自行熬煮中藥茶飲用。 林先生喝了 1 個月後,被家人發現眼白與皮膚泛黃,並觀察尿液變咖啡色,才就醫檢查。 經台中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廖光福進一步檢查,才發現林先生的黃疸指數飆破正常值的 25 倍! 為此,他提醒,中藥調養必須遵循中醫師指示,過量服用會造成猛爆性肝衰竭,若演變成肝昏迷就需要換肝! 廖光福表示,黃疸指數是 100 毫升血液的膽紅素總量,正常在 1.2 mg/dl 以內。

  4. 2024年5月23日 · 眼窩蜂窩組織炎大多是由鼻竇發炎所引起,主要症狀包括眼瞼紅、腫、熱、痛、眼球突出及視力減退等。 當發現家中孩子眼皮發紅、水腫、疼痛等狀況時,應及時就醫治療,避免蔓延到腦部。

  5. 2024年5月15日 · 醫師給答案. 馮安捷說,若檢查出異常腫塊或陰影,通常需要做切片進行病理診斷,若檢查結果為良性,如 纖維囊腫 、纖維腺瘤等,且大小、形狀都在安全範圍內,一般只需追蹤觀察即可,不一定要進行手術。 但如果切片檢查結果是高風險良性(例如,葉狀肉瘤、乳突瘤等),或是不確定風險的腫瘤時,這時可先選擇進行真空輔助微創手術,提取更多的組織進行二次化驗,或是將其完整切除以降低局部腫瘤的風險。 真空輔助微創手術原理與優點. 馮安捷解釋,真空輔助微創手術的原理是利用超音波導引尋找腫瘤,透過微小傷口將微創針具放置在腫瘤下方,利用真空抽吸輔助切割的方式,就能將影像上的腫瘤清除。 若是鄰近的多顆腫瘤大小適中,也可以從單一傷口同時處理。

  6. 2024年5月30日 · 「 多發性硬化症 」(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一種罕見的自體免疫疾病,會讓中樞神經系統反覆出現發炎反應。 其疾病症狀表現差異性極大,從頭到腳都可能出現神經症狀,哪處的中樞神經受影響,就會出現對應症狀。 多發性硬化症會造成平衡、知覺、認知功能、運動等功能障礙,因為不具特異性,容易被誤認為其他疾病,確診不易,患者往往歷經較長的診斷期,甚至因症狀輕微或沒症狀未及時就診,歷經反覆發作,造成腦部不可逆的傷害。 肢體無力、感覺異常…當心免疫系統正在自我攻擊.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部部主任羅榮昇表示,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的身體免疫系統會引起相關發炎反應,並展開自我攻擊,導致髓鞘破壞與神經受損,恐引發嚴重不可逆的神經功能障礙,臨床症狀表現會依照攻擊的部位而不同。

  7. 2024年5月14日 · 腦動脈瘤治療,常用內血管栓塞. 動脈瘤只要沒有破裂,大多可透過血管內栓塞治療,從鼠蹊部大血管置入導管與導絲,巧妙地將支架置放於動脈瘤口隨後再將線圈塞入動脈瘤中阻擋血流。 而後人體的內皮細胞會沿著支架生長,約半年時間,栓塞效果就可達到最佳。 阮郁修說明,過往醫材不如現在進步,導絲、線圈或支架較硬,在執行手術時可能造成動脈瘤破裂,或是無法栓塞得緻密,導致手術中有相當程度的併發症且復發率高達 15〜20%。 先進影像儀器輔助提升安全度. 他進一步說明,現在醫療進步,不但相關醫材改良,減少了上述風險,降低復發率,更可以透過先進的影像儀器提高手術安全和成功率。 新型「雙向血管攝影機」擁有大螢幕、高解析度和輻射劑量低的特點,醫師可以看得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