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0日 ·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20日邀請交通部、運安會及經濟部就「我國汽車自動駕駛系統與電動大客車之產業前景、法規建置、安全風險及發展現況」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詢。 根據政府推出的「2030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計畫,預計未來7年將投入新台幣643億元,目標2030年完成1萬1,700輛電動公車上路。 不過截至目前,雖有19縣市推出電動市區公車,另含20輛公路客運,但是截至今年4月底,電動大客車領牌數只有1,827輛,核定製造中、即將領牌數也只有117輛,加總還不到2千輛。

  2. Kia 相關文章 - Yahoo奇摩
  3. 2024年5月10日 · 節目主持人. 夏治平. 相關留言. 早安筆記本: 專訪遠見雜誌資深副總編輯邱莉燕,介紹本期封面故事「直擊中國新能源車廠、揭密台灣供應鏈布局」。 新近中國大陸新能源車市場大夯,汽車業產值占總GDP比重已達8%,占總體製造業產值更有三成之多。 去年全球汽車銷量前10大排行榜中,比亞迪已經衝上第9名,中國電動車傾銷到全球各國,甚至已經引起反彈...

  4. 2024年5月17日 · 《日經亞洲》報導,在與美國緊張關係不斷升級的情況下,中國這個全球最大汽車市場正希望建立一個具有競爭力與能夠自給自足的半導體供應鏈,因此,中國正敦促中國頂級汽車製造商,到2025年必須採購在地晶片達1/4。 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已經要求中國上汽集團、比亞迪、東風汽車、廣汽汽車和一汽集團等大型...

  5. 2024年5月15日 · 美國宣布將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電池等商品加徵關稅,其中電動車關稅稅率預計於今年增加到100%。 白宮的聲明中指出,目的是在促使中國「消除有關技術轉移、智慧財產和創新方面的不公平貿易行徑」。 中國電動車超額產能的原因何在? 中國電動車產品外銷美國、歐洲國家產生哪些影響? 此外,電動車等產品出現超額產能顯示出中國經濟面臨哪些問題? 另外,從近日中國公布的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以及生產者物價指數 (PPI)等數據又顯示出哪些訊息? 內需是否仍然不振? (請點選連結頁面上的三角形播放鍵圖案收聽,或透過Podcast平台搜尋「這樣看中國 蔡明芳時間」收聽。 【與節目互動】 EMAIL:2020@rti.org.tw、20200203news@gmail.com.

  6. 2024年5月17日 · 自動駕駛. 電動車. 車用軟體. 時間:2024-05-17 14:40. 新聞引據:中央社.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日本3大車廠擬攜手研發車用軟體。 示意圖。 (pixabay圖庫) 日本豐田汽車(Toyota)、本田汽車(Honda)及日產汽車(Nissan)3大車廠,已開始考慮從2025年度開始聯手研發車用軟體,試圖透過合作抗衡海外業者。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3大車廠等主要製造商將突破企業框架,致力研發次世代汽車軟體。 有關汽車數位化的國際競爭相當激烈,日本業者希望透過合作來跟海外業者競爭。 讀賣新聞報導,此舉象徵由各車廠個別開發的「單打獨鬥主義」出現轉變,而統一部分規格有望提升研發效率,尤其在美國與中國的電動車數位化技術領先之際,日本車廠有意打「團體戰」攜手對抗。

  7. 2024年5月22日 · 2024就職演說. 賴清德總統. 時間:2024-05-22 14:03.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第16任總統賴清德於520發表就職演說。 (圖:總統府提供) 隨著第16任正副總統就職,總統賴清德在520以「打造民主和平繁榮的台灣」為題發表就職演說,儘管演講內容主要談論內政革新與朝野合作。 然而,國際社會與對岸中國最關切的文字卻是最精要的兩岸論述,賴清德總統作為國家領導人清楚表態國家主權地位、兩岸關係與民主自由的核心價值,除了承接蔡英文政府以來兩岸維持現狀的戰略底線,更寄望台灣與中國各自攤牌彼此的政治原則後能「存異求同」,以民間交流和不涉及政治前提的溝通對話,重新啟動兩岸善意循環。 賴清德政府的善意如何解讀. 首先,賴清德520就職演說未觸及「法理台獨」。

  8. 2024年5月7日 · 中央社今天 (7日)報導,跨足電動車製造的中國手機大廠小米日前推出首款電動車,引發市場關注。 但小米董事長雷軍日前直言,自己看完北京車展後挺絕望的,中國幹嘛需要那麼多同質化的車,「這哪是在做產品,完全是在靠矇」。 綜合澎湃新聞報導及網路訊息,日前登場的2024北京車展已經結束,但「雷軍效應遠沒有結束」。 而雷軍上述對中國汽車產業的評價,也引起中國網友不同意見。 多數網友認為,雷軍的說法不無道理,直接點出了中國汽車產業的問題;但也有網友說,小米的車子已經被試出來「中看不中用」,雷軍自己是不是也在矇人。 報導指出,雷軍日前出席「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時,曾針對小米為什麼目前只生產一款電動車表示,中國每家車廠都做一系列的車,但「好的車有幾輛就行了,幹嘛需要那麼多同質化的車呢?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