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0日 · 邦克列酸是什麼邦克列酸Bongkrekic Acid),舊名米酵菌酸是一種由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亞型Burkholderia gladioli pathovar cocovenenans)產生的粒線體毒素。 此菌主要產生於發酵的玉米面等變質澱粉類製品、穀物發酵製品(如腸粉、河粉、酸湯子、年糕、湯圓、玉米澱粉、發酵糯小米等)、變質的鮮銀耳、木耳之中,存在於土壤與各種植物中,當溫度介於 22°C 到 30°C 時,為有利於毒素生長的環境。 唐菖蒲伯克氏菌容易在富含脂肪酸的食物中繁殖,但唐菖蒲伯克氏菌本身容易被殺死。 邦克列酸具有非常強的耐熱性,即使經過 100℃ 的沸水煮沸,或者使用 120℃ 高壓鍋蒸煮也很難分解或轉化,進而破壞它的毒性。

  2. 22 小時前 · 1、 邦克列酸是什麼?. 根據衛福部台中醫院家醫科衛教資訊指出,邦克列(Bongkrekic Acid),舊名米酵菌酸一種由唐菖蒲伯克氏椰毒亞型 ...

  3. 2024年5月8日 · 什麼是米酵菌酸Bongkrek acid、bongkrekic acid)? 米酵菌酸是一種較為罕見的毒素由細菌B. cocovenenans 所產生。米酵菌酸擁有獨特的毒性機制,透過抑制腺苷酸轉移酶(adenine nucleotide translocase),使粒線體合成的ATP無法離開粒線體,因而未能

  4. 2024年5月6日 · 近期食安事件可能涉及米酵菌酸之劇毒會破壞人體細胞粒線體功能導致多重器官衰竭包括肝腎在內由於以前只在印尼中國大陸莫三比克三地發生台灣首次發生其致死率甚高高達3成6成),令人恐慌到底粒線體在細胞中的構造與功能如何本篇將在粒線體的構造與功能方面多所著墨並對米酵菌酸破壞粒線體功能的作用機轉亦作探討且與讀者分享。 粒線體發現的歷史其實粒線體存在於動物細胞,年代非常久遠,在演化過程...

  5. 2024年5月20日 · 其中懷疑導致中毒的米酵菌酸到底是什麼在什麼樣的條件下才會產生米酵菌酸只要是製品甚至木耳都可能有風險嗎千萬不要太過恐慌食力告訴你這個罕見的毒素到底是怎麼產生的

  6. 22 小時前 · 編按:到百貨公司餐廳吃炒粿條卻食物中毒,寶林茶室中毒案釀4死震驚社會。如今解剖結果出爐,法務部法醫研究所公布,已完成其中2名死者的鑑定報告,均為邦克列酸中毒(原稱米酵菌酸)為國內首例!至於2名死者感染邦克列的原因及途逕,是否與胡姓代班廚師手部及糞便採集到邦克列有關 ...

  7. 2024年5月23日 · 米酵菌酸是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産生的一種毒素是引起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與一般細菌毒素不同該毒素是一種小分子脂肪酸可抑制線粒體膜的通透性造成肝心臟等實質臟器的損傷。 米酵菌酸中毒有哪些症狀. 患者主要表現為嘔吐、腹瀉、全身無力等症狀,嚴重者可出現黃疸、皮下出血、昏迷、譫語、少尿、血尿等肝、腦、腎的損害症狀,重症患者出現血壓下降、潮式呼吸,最後呼吸麻痹而死亡。 一般無發熱。 如何遠離米酵菌酸中毒. 米酵菌酸的耐熱性極強,即使100攝氏度的高溫煮沸和高壓烹飪也無法將其破壞,只有通過良好的衛生操作規範和飲食習慣才能杜絕此類中毒事件的發生。 ★ 家庭和小作坊一般不製作或銷售酵米麵類食品。 ★消費者要從正規渠道購買食品,要認真閱讀産品標簽,留意産品感官性狀、生産日期和保質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