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6 天前 · 北洋政府是對中華民國建國初期以北京為首都的中央政府之通稱因此時期的政府體系被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系統所掌握而得名以五色旗為國旗卿雲歌為國歌是1912年至1928年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北洋政府大致可分為袁世凱統治時期 ...

  2. 2024年5月23日 · 中国最早的 共产主义 者之一,是 中国国民党 第一届 中央执行委员会 委员之一,也是在 国共第一次合作 、 国民革命军北伐 時期推翻 北洋政府 的主要角色之一,同時為 共产国际 的成员及其在中国的代理人。 1927年,因被北洋政府指控其裹通 苏联 颠覆 中華民國北洋政府 被捕,後被北洋政府督軍統帥兼代理總統職權的 張作霖 判處 絞刑 。 其与 陈独秀 同为中共主要创始人,有“南陈北李”之称。 生平. 李大釗所書對聯,改寫自明朝 楊繼盛 ,現藏於 首都博物館 。 早年. 李大钊十六岁在永平府中学堂时的留影. 1889年10月29日(清光緒十五年十月初六日),李大釗生於河北省 樂亭縣 大黑坨村 [2] :506 。 李是遺腹子,出生时,李父已病亡六个月,李一岁半时母亲病故,由祖父将他抚养成人。

  3. 4 天前 · 汪兆銘 (1883年5月4日—1944年11月10日), 字 季新 , 號 精衛 (亦為其 筆名 ),通稱 汪精衛 , 中華民國 政治人物。 祖輩均為在廣東擔任幕僚的浙江紹興府籍 師爺 ,汪精衛生於廣東 三水縣 [1] 。 官費留學生畢業於 日本法政大學 。 1905年在東京加入革命組織 中國同盟會 ,1910年,因謀刺 清朝 攝政王 載灃 失敗被捕判 終身監禁 ;翌年 辛亥革命 後獲釋。 早年擔任 孫文 的秘書及文膽,孫逝世後,歷任 中國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 主席、 國民政府主席 、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 主席、 行政院院長 、 國防委員會 主席以及 國防最高會議 副主席、 中國國民黨副總裁 等職。 自孫文逝世直到 寧漢合流 都是 蔣中正 的主要政治對手之一。

  4. 2024年5月27日 · 北洋政府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和平的方式完整地继承前朝疆域的政权也是继清朝灭亡后第一个被国际社会所承认的中国政府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在北京当选正式大总统而这也就标志着北洋政府的正式形成1928年6月8日国民革命军入主北京这也标志着北洋政府对于中国统治的正式结束。 在这15年间,北洋政府历经袁世凯统治时期、皖系军阀统治时期、直系军阀统治时期、奉系军阀统治时期等4个阶段,这4个阶段一共诞生了14位国家元首,包括4位总统,1位代理总统,及9位以其他身份代行总统职权的国家元首,其中1位临时执政,1位陆海军大元帅,7位国务总理。

  5. 2024年5月6日 · 一、引言. 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然而,新生的北洋政府虽在名义上继承了清朝的全部疆域,但实际上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这一时期,外蒙古、西藏和新疆地区相继出现了动荡和分裂,对北洋政府的统治构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旨在探讨北洋政府成立初期所面临的疆域挑战,以及其在应对这些挑战时的努力和不足。 二、外蒙古的脱离与博克多汗国的建立. (一)外蒙古的脱离背景. 在清朝末年,外蒙古地区已经出现了与政府的疏离趋势。 沙俄势力的渗透和挑拨加剧了外蒙古的离心倾向。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政府陷入内乱,外蒙古趁机宣布“独立”,并在沙俄的支持下建立了博克多汗国。 (二)博克多汗国的建立.

  6. 5 天前 · 1924. 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 1月1日 胶济铁路加入国有铁路旅客联运,先试行于青岛、潍县、周村、博山四站。 1月4日 原护法舰队司令温树德叛变革命政府,率“海圻”、“海琛”、“楚豫”、“永翔”、“肇和”、“同安”6舰由粤抵青岛。

  7. 4 天前 · 您的位置: 首页 > 数字方志 > 首轮青岛市志 > 军事志 > 第二篇 兵 役. 第二章 北洋政府兵役制度. 青岛市情网 发布日期:2019-11-27. 北洋政府成立初期,试图以征兵代替募兵。 因各派军阀拥兵自重,征兵制度无法推行,故仍沿用募兵制。 1922年12月,北洋政府接收青岛后,军阀部队(先为直系,后为奉系)相继进驻青岛。 其兵员的补充皆为招募。 1924~1928年,在青岛共招募5个保安中队,约500余人。 在招募的同时,还采用招抚和收编的办法来扩充兵员。 1922年12月,陆军第五师第十旅(属直系军阀)旅长兼剿办岛匪司令孙宗先部招抚土匪孙百万部1000余人,并将其改编为胶东游击总队。 青岛市地情网站群. 第二章 北洋政府兵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