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3日 · 行人危機:電動車低速撞擊風險高出37%. 6 月 1 日生效!. Uber Eats、明台產物保險合作為平台外送合作夥伴提供全台第一張第三人責任險. 台灣汽車產業鏈產值快上兆!. 車輛研究測試中心董事長正健從電動化、智慧化雙引擎,探討台灣企業如何拿下國際訂單.

  2. 2024年5月6日 · 關於人工智慧. 當談到人工智慧時,巴菲特稱他對人工智慧「一無所知」,但不意味著這個技術不重要,巴菲特將該技術比作核武器,因為它有可能帶來巨大的變化。 「人工智慧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巨大的『傷害』。 巴菲特表示,「人工智慧詐騙」可能是下一個大型「成長行業」,他講述了最近在螢幕上遇到人工智慧生成自己的圖像,這讓他對這項技術感到緊張。 他說,如果有人用人工智慧生成他的圖像,說「我需要錢,我剛發生了車禍,我需要 5 萬美元」,那可能會讓很多人受騙上當。 「我說過,當我們開發核武時,我們把精靈 (Genie) 從瓶子裡放了出來,那個精靈最近一直在做一些可怕的事情。 那個精靈的力量讓我嚇壞了。 而且我不知道有什麼方法可以把精靈放回瓶子裡,人工智慧有點相似。 關於投資中國與海外.

  3. 6 天前 · 2024-05-24. 分享本文. 路透社表示,面對崛起的中國汽車製造商,歐洲汽車龍頭沒有太多時間來重組營運模式和生產線,而提高關稅對維持現狀幫助不大。 布魯塞爾的歐洲貿易監管機構表示,他們可能會對中國電動車徵收新關稅,但這無法阻止中國低成本電動車對歐洲市場的衝擊。 歐洲最大的汽車製造商福斯汽車(Volkswagen)的董事會成員施馬爾(Thomas Schmall)在慕尼黑的會議上表示,他們只有兩到三年的時間來應對挑戰,否則德國工業將難以生存。 他強調,現今能讓車場生存的不再是規模,而是速度。 車廠 Stellantis CEO 也表示,汽車製造商沒有太多時間來調整業務,需要改善監管制度並消除官僚主義。 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蔚來的創辦人李斌表示,關稅雖存在不確定性,他仍計劃在歐洲擴展業務。

  4. 2024年5月23日 · 蔡銘翰. 2024-05-23. 分享本文. 兩岸之間的議題不是只有台灣人關注,考慮到台灣佔全球半導體市場生產力的 68%,很多人都擔心台灣有一天會跟中國正面開戰,導致台積電或其他半導體公司的先進生產設備遭到掠奪。 然而《彭博社》最近的一篇報導指出,為了緩解西方國家對台灣海峽衝突所引發的焦慮,負責提供曝光機設備的荷蘭公司 ASML,早就已經與台積電攜手合作,在半導體生產設備上導入了「故障保護裝置」,讓 ASML 有能力遠端操控機台並阻止晶片生產。 情報來源向《彭博社》表示,美國政府官員私下對荷蘭和台灣的半導體產業人士表達了擔憂,美國擔心假如未來中國對台灣的侵略有所升級,那麼台灣島上所生產的先進半導體,將會對全球造成嚴重影響,甚至讓極機密的晶片製造技術和設備流入中國。

  5. 2024年5月14日 · 2024-05-14. 分享本文. 英國正透過彈性監管法規推動國家 AI 經濟創新,讓英國變成為全球領導者和國際上開發人工智慧商業模式的最佳地點;他們認為 AI 是下一個改變國家的重大力量,因此還制定「2030 年成為世界上科學與科技的超級大國」的遠大目標。 事實上,英國的確湊齊了天時地利人和等條件,能開始運用 AI 拼經濟與國力創新。 英國高度擁抱新創,國內 AI 新創每年貢獻 91 億英鎊產值. 英國的勞動力水準與創新生態系統本來就有打好基礎。 身為高度擁抱新創的國家,英國是目前世界上第三大的 AI 獨角獸與新創企業所在地,有 3,011 家公司登記為 AI 公司、雇用超過 5 萬名員工。

  6. 2024年5月15日 · 2024-05-15. 分享本文. 日前台積電日本熊本廠風光開幕,並宣布二廠年底動工,市場更傳出已開始討論第三廠,台灣建廠也緊鑼密鼓推進,與緩慢的美國廠進度,形成鮮明對比。 當時《經濟學人》便分析,勞資關係、當地合夥企業是否帶來幫助、政府補助,是 3 大影響進度主因。 環顧美國半導體產業環境,麥肯錫 5 月發布報告,更凸顯美國面臨的人才挑戰。 報告指出,美國在半導體廠商創紀錄的鉅額投資、千載難逢的聯邦政府支持下,半導體製造能力有望大規模擴張,邁向 2030 年全球 20% 先進邏輯晶片由美國生產的目標。 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預估,晶片製造商將創造多達 115,000 個就業機會。 但麥肯錫認為,種種樂觀展望,其實沒有考慮到員工離職率大幅上升的情況 。

  7. 2024年5月17日 · 創未來科技以獨家開發的相位陣列(AESA)雷達技術為技術核心,跨足低軌衛星和無人機反制市場,客戶遍及海內外。創未來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毓駒表示,完成募資後,創未來科技將投入擴大其產品線和產能的工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