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4 天前 · 馮友蘭被稱為現代哲學史上最先具備哲學史家資格的學者 」,是新理學的創始人新儒家的開拓者。 但中共執政之後,為了表示對新政權的效忠, 1949年10月5日致信毛澤東,承認自己過去傳授的是封建哲學,是為國民黨服務的,要洗心革面,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重新寫作哲學史。 其隨波逐流,毫無學術立場和道德堅守的奴僕心態纖毫畢現。 為了向中共表明心跡,他不惜自我否定、自我作踐,聲稱自己「過去的學術著作都是沒有價值的」。 1959年,他在《四十年的回顧》中對自己的學術道路和學術思想進行了全面否定說自己的「四十年」,是「站在破壞著、死亡著、舊的、反革命的東西的陣線上,反抗創造中的、生長著的、新的、革命的東西」。 馮友蘭是見風使舵的高手,這可以從他的性格中找到根源。

  2. 3 天前 · 1983年,哲學大師馮友蘭與好友金岳霖同做88歲大壽,馮友蘭寫了一副「何止於米,相期以茶;論高白馬,道超青牛」的對聯贈與金岳霖,一方面推崇金老的學術造詣,另一方面則表達了20後108歲時,期待與金老再相聚的願望。

  3. 3 天前 · 馮友蘭被稱為現代哲學史上最先具備哲學史家資格的學者 」,是新理學的創始人新儒家的開拓者。 但中共執政之後,為了表示對新政權的效忠, 1949年10月5日致信毛澤東,承認自己過去傳授的是封建哲學,是為國民黨服務的,要洗心革面,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重新寫作哲學史。 其隨波逐流,毫無學術立場和道德堅守的奴僕心態纖毫畢現。 為了向中共表明心跡,他不惜自我否定、自我作踐,聲稱自己「過去的學術著作都是沒有價值的」。 1959年,他在《四十年的回顧》中對自己的學術道路和學術思想進行了全面否定說自己的「四十年」,是「站在破壞着、死亡着、舊的、反革命的東西的陣線上,反抗創造中的、生長着的、新的、革命的東西」。 馮友蘭是見風使舵的高手,這可以從他的性格中找到根源。

  4. 2024年5月16日 · 臺灣正體. 工具. 胡適 (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 嗣穈 ,讀書時曾 取名 洪騂 ,又改為 適 、 適之 [1] :5 。 一生用過 筆名 有: 希彊 [註 1] [2] 、 自勝生 、 鐵兒 、 冬心 、 臧暉之主人 、 臧暉 等 [註 2] [3] [1] :5 。 生於 江蘇省 松江府 川沙縣 , 籍貫 安徽省 徽州府 績溪縣 上莊鎮 [1] :5 。 曾任 國立北京大學 校長、 中央研究院 院長、 中華民國駐美大使 ; 天主教輔仁大學 、 南開大學 校董會董事等職。

  5. 1 天前 · 馮友蘭的《莊子內篇》是第一個中國人的翻譯本,在林語堂之前 來源: 有個用戶名 於 2024-05-29 05:28:05 [ 檔案 ] [ 博客 ] [ 舊帖 ] [ 給我悄悄話 ]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7852 bytes)

  6. 其他人也問了

  7. 2024年5月19日 · 臺灣正體.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陳寅恪 (讀作 陳 寅 ㄧㄣˊ 恪 ㄑㄩㄝㄑˋ [1] ,也有讀作 陳 寅 ㄧㄣˊ 恪 ㄎㄜˋ [2] )(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 字 鶴壽 , 江西省 南昌府 義寧州 (今 江西省 修水縣 )人,生於 湖南 長沙 , 中國 現代 歷史學家 、 古典文學 研究家、 東方史學 家 [3] ,曾獲選為 中央研究院 院士,亦為 民初時期 清華大學 國學院 四大導師之一(其餘三人為 梁啟超 、 王國維 、 趙元任 )。 通曉二十餘種 語言 。 其史學脫胎於 乾嘉考據學 ,有著《 柳如是別傳 》、《 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 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 嚴耕望 將其與 錢穆 、 陳垣 、 呂思勉 並稱為「現代四大史學家」。 生平 [ 編輯]

  8. 2024年5月23日 · 沈從文 (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原名 沈岳煥 , 字 崇文 ,後改名 沈從文 , 筆名 有 休芸芸 、 懋琳 、 甲辰 、 上官碧 、 小兵 、 炯之 等 [1] [2] , 齋名 窄而霉齋 ,男, 湖南 鳳凰 人, 中國 現代 文學家 、 小說家 、 散文家 和 考古學 專家。.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