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6 天前 · 媽媽經給您專屬母親及女性實用生活知識,無論你是哪個階段的媽媽、媳婦或婆婆,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廚藝、婚姻、時尚、健康以及懷孕和教養等豐富多元資訊和最有幫助的內容。歡迎來到媽媽經,一同分享妳的媽媽經,和媽媽經一起學習生活大小「識」

  2. 2024年5月22日 · 我們成人體內有一種生理時鐘叫做晝夜節律,調節著體內荷爾蒙,包含幫助晚上睡覺的退黑激素,換句話說,晝夜節律決定了人類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候睡覺。 成人具備整合睡眠的能力,我們能夠晚上一口氣睡7~8個小時,而白天清醒16~17個小時。 寶寶剛出生時,晝夜節律還沒發展成熟,所以新生兒不知道什麼時候該睡覺,什麼時候該起床。 新生兒需要很多睡眠,幾乎一整天都在睡覺,但是睡眠片片段段。 研究報告指出,幫助白天保持清醒的皮質醇荷爾蒙會在8周大左右開始發展;幫助晚上睡覺的退黑激素以及其他睡眠功能會在9週大左右開始發展;跟體溫調節有關的晝夜節律要到約11週大才開始發展。 換句話說,寶寶的晝夜節律要到3~4個月大左右才會有雛型,寶寶才有能力調節自身睡眠。 如果你的寶寶有日夜顛倒的情況,應該怎麼破解呢?

  3. 2024年5月22日 · 1. 一刀切. 如果寶寶已經會翻身了,時間緊迫無法慢慢戒,那就直接把寶寶的雙臂放出來吧。 2. 手臂輪流放出來. 例如,小睡一放右手臂出來、小睡二放左手臂出來;周一長睡放右手臂出來、周二長睡放左手臂出來,以此類推。 這個方法比較溫和緩慢,讓寶寶有機會慢慢適應;如果他睡到一半翻成趴姿,仍然可以用放出來的手把自己的上半身撐起來,這樣比較安全。 手臂輪流放出來數周後,寶寶越睡越穩定了,就可以把兩隻手臂同時放出來,就戒包巾成功了! 3. 遞減包巾時長. 這是我最喜歡用的方法,我都建議我的學員,寶寶未滿3個月還不會翻身之前就要開始這個練習。 操作方法如下:寶寶長睡眠入睡時就要把手臂放出來,任何時候有夜醒了,就把兩隻手都包回去,每天晚上試著讓他的手臂自由的時間再多一點。

  4. 2024年5月9日 · 當出生不久後的寶寶體溫較高時,例如忽然大於37.5度C以上,有部分原因是因為新手父母親幫寶寶包裹太多棉被、或是穿太多件的衣服。 有時候寶寶一直哭鬧不停,也會讓溫度忽然上升。 這時候父母親可以先幫寶寶解開一件衣服,先幫寶寶洗個溫水澡,等到寶寶冷靜後,再幫寶寶量一次肛溫。 若是寶寶溫度恢復到正常範圍的36.5〜37.5度C之間,此時寶寶的精神活力和食慾沒有影響、沒有發出「嗯嗯」不舒服呻吟聲,這是寶寶正常的溫度範圍,父母親不必過於擔心。 只需幫寶寶減少一件衣服,或是不要讓寶寶持續哭鬧即可。 溫度再度上升、精神活力減少,就是發燒了. 若是寶寶溫度不久後又慢慢上升到37.5度C以上,精神活力和食慾減少,不斷發出「嗯嗯」不舒服聲音,且寶寶的臉部潮紅、嘴唇乾熱,就要懷疑寶寶生病造成的高體溫。

  5. 2024年5月23日 · 開學以後,親子關係再次處於箭拔弩張的狀態。每當月考成績發下來後,孩子不但得面對自己的成績,還得承受是否有達到父母的要求。甚至有小孩因此竄改分數、考試作弊、不敢回家、自殺、對唸書失去興趣…等。當孩子成績不如預期,父母到底該如何看待,才不會讓親子關係過度緊張?

  6. 2024年5月13日 · 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醫師吳昌騰指出,不同部位測得的發燒溫度有不同定義,而不同的年齡,發燒的溫度也都不一樣。 並提醒家長若發現合併重症的危險病徵時,就要馬上就醫。 推薦閱讀: 孩子發燒會燒壞腦袋? 三真相爸媽別擔心. 體溫高到幾度以上才算發燒? 日前吳昌騰醫師在臉書「 來講兒科急診的543 」中分享衛教知識,指出發燒的定義為 「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 ≥ 38 ℃ ,介於 37.5 ℃ 與 38 ℃ 之間的體溫可能正常也可能是低度發燒,必須參考前後測量的體溫與其他症狀判斷是否有發燒現象」 。 另醫學教科書對不同部位測得的發燒溫度也有不同定義,一般來說: 1、腋溫達37 ℃,即是發燒。 2、舌下溫達37.5 ℃,即是發燒。

  7. 2024年5月9日 · 嬰兒奶粉可說是寶寶自出生後第一個吃到的食品,而為人父母為了讓小朋友有良好的照顧,詢問了親朋好友、買了育兒書、上網蒐集資料等,就是想知道到底餵養嬰兒要怎麼做,不過關於嬰兒奶粉的這些討論與資訊,有些可能是謠言,有些可能是流傳已久的迷思,爸爸、媽媽們可不要再癡癡相信了! 嬰兒奶粉常見的謠言有哪些? Q1:想讓寶寶能吸收更多營養,奶粉沖泡得濃一點會更好? 一般來說各家奶粉皆會有屬於自家的沖泡比例,因此奶粉匙大小也會不同,而建議的沖泡水量也會不同,沖泡的比例則是適合嬰兒飲用的量,因此並非沖泡濃一點對於寶寶更營養。 由於嬰兒的腎臟功能尚未發展完全,若是濃度太高,可能會增加嬰兒的腎臟負擔,而若是沖泡時濃度過低,則營養含量會太少,可能使嬰兒有營養不良的情況。 推薦閱讀:擔心環境干擾與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