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2日 ·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 ,簡稱 三峽工程 或 三峽大壩 ,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 長江上游 段建設的大型 水利工程 項目。 分布在 重慶市 到 湖北省 宜昌市 的 長江 幹流上,大壩位於 長江三峽 西陵峽 內的 宜昌市 夷陵區 三斗坪 ,並和其下游38公里的 葛洲壩水電站 形成梯級調度電站。 它是世界上規模最的 水電站 ,是中國有史以來建造的最的水壩 [2] 。 三峽水電站的機組布置在大壩的後側,共安裝32台70萬瓩(700MW)水輪發電機組,其中左岸14台、右岸12台、右岸地下6台,另外還有2台5萬瓩的電源機組,總裝機容量2,250萬瓩,年發電量約1,000億 瓩·時 ,相當於計熱電發電效率後燃燒標煤0.319億噸的發電量,年直接減排二氧化碳0.858億噸。

  2. 長江三峽 又名 峽江 或 大三峽 ,位於 中國 重慶市 和 湖北省 境內的 長江 幹流 上,西起重慶市 奉節縣 的 白帝城 ,東至 湖北省 宜昌市 的南津關,全長193 公里 ,由 瞿塘峽 、 巫峽 、 西陵峽 組成。 長江三峽位於中國的腹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跨重慶奉節、重慶巫山、湖北巴東、湖北秭歸、湖北宜昌,也就是常說的「大三峽」。 地理概述 [ 編輯] 衛星圖上的西陵峽區域. 長江 流過 四川 宜賓 後,經 重慶 江津 到 湖北 宜昌 段被俗稱為「 川江 」,是歷史上 巴 蜀 、 黔 (通過 烏江 在重慶 涪陵 注入長江)通往中國東部唯一的水上通道。 川江下游江水穿越中國大陸第二級階梯巫山山脈,形成了長江上的 瞿塘峽 、 巫峽 、 西陵峽 三大峽谷,因而該區域被合稱為「三峽」。

  3. 目次. 台灣攻擊三峽大壩論. 繁體. 工具. 中華民國國軍 裝備中被外界認為可以攻擊三峽大壩的裝備。 左側為 中華民國海軍 田單號巡防艦 裝備的 導彈發射箱 。 右側為 中華民國空軍 岡山基地的 幻象2000戰鬥機 。 攻擊三峽大壩論 或國軍攻擊 三峽大壩論 [a] 是 兩岸三地 自2002年即已出現 [2] , 中華民國政府 和 中華民國國軍 [a] 預備在與 中華人民共和國 的軍事衝突中,攻擊 三峽大壩 、造成 潰壩 、毀滅 長江中下游地區 的輿論觀點。 2004年5月, 美國國防部 在向 美國國會 提交的《 中國軍力報告 》中明確提出這一觀點。

  4. 三峽大壩潰壩假設中最壞的打算是洪水淹沒長江中遊行政區和部分城市。 在 三峽大壩潰壩假設 中, 三峽大壩 被認為有 潰壩 並導致嚴重損失的隱患。 此假設多基於三種潰壩原因:外來軍事攻擊、工程品質問題、 自然災害 。 中國政府 興建三峽大壩最重要的目地即是解決 荊江 ( 長江中游 )長期以來的防洪問題。 其論證、興建歷經數十年時間, 工程爭議不斷 。 以 黃萬里 為代表的反對興建大壩的觀點,自1980年代影響至今 [1] 。 在工程建設之初,三峽大壩存在潰壩可能、並會毀滅 長江中下游平原 ,即是部分中國學者 [a] 、政治人物 [b] 反對建造大壩的原因之一 [7] [8] 。

  5. 三峽壩區 即 三峽工程管理核心區 是 三峽集團 為 三峽大壩 工程相關的的行政設施及員工生活區,位於 宜昌市 夷陵區 三峽大壩 附近的 樂天溪鎮 、 三斗坪鎮 、 太平溪鎮 和 秭歸縣 茅坪鎮 間。 三峽壩區採取三級別的 封閉管理 :「一級封閉「範圍15.28平方公里,陸域面積12.8平方千米 [1] ,外圍全部用圍牆和鐵絲網圍住,僅在部分進出口開有設有 武警 守衛的通道;「二級封閉」是對車輛和行人實行控制,進出三峽壩區有專門的運輸公司負責,和施工相關的車輛、人員由三峽總公司保衛處發給出入證件;「三級封閉」是指施工單位在各自的施工部位進行封閉管理 [2] 。

  6.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简称 三峡工程 或 三峡大坝 ,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 长江上游 段建设的大型 水利工程 项目。 分布在 重庆市 到 湖北省 宜昌市 的 长江 干流上,大坝位于 长江三峡 西陵峡 内的 宜昌市 夷陵区 三斗坪 ,并和其下游38公里的 葛洲坝水电站 形成梯级调度电站。 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 水电站 ,是中国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的水坝 [2] 。 三峡水电站的机组布置在大坝的后侧,共安装32台70万瓩(700MW)水轮发电机组,其中左岸14台、右岸12台、右岸地下6台,另外还有2台5万千瓦的电源机组,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1,000亿 千瓦·时 ,相当于计热电发电效率后燃烧标煤0.319亿吨的发电量,年直接减排二氧化碳0.858亿吨。

  7. 三峽大壩即將潰壩論是2019年以來兩岸三地 輿論中存在的 三峽大壩 即將 潰壩 的觀點。 該觀點有摧毀中國「精華區」 長江中下游平原 的含義,與「 中國即將崩潰論 」相類 [1] [2] 。 三峽大壩主體在2006年竣工2012年正式全面建成投入使用而三峽大壩即將潰壩之說的出現時間不詳。 自1980年代大壩預備開工建設以來,中國大陸學者和社會對 三峽大壩潰壩假設 多有爭議。 2019年6、7月,即長江 汛期 期間發生的 三峽大壩變形爭議 中,開始有傳言明確提出三峽大壩即將潰壩。 2020年的報導中,籠統的概括為即將潰壩之說在每年夏季長江汛期會「捲土重來」,中國大陸官方「年年闢謠仍無法遏止」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