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Image courtesy of jzl.artron.net

      圖片: jzl.artron.net

      • 12月20日, 孫中山 等革命黨人在 江宁府 召開十七省代表會議 ,並於1912年1月1日宣布成立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定都 南京府 ;2月12日, 南北議和 后,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遷往 順天府 ,由 袁世凯 擔任 臨時大總統 ,中華民國正式 繼承 清朝 。 1913年10月,北京政府成立 ,由 北洋军阀 掌权,史称「 北洋政府 」 。 1917年8月14日,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對 德意志帝國 及 奧匈帝國 宣戰,加入 協約國 陣營,參與 第一次世界大戰 。 1919年中華民國以「戰勝國」身份出席 巴黎和會 ,代表團因 五四運動 抗議 山東問題 遊行而拒簽《 凡爾賽條 ...
      zh.wikipedia.org/wiki/中華民國大陸時期
  1. 4 天前 ·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成立 [注1] , 孙中山 为首任 临时大总统 [参1] 。 1912年2月12日, 清朝 宣统皇帝 爱新觉罗·溥仪 退位 ,中国最后一个帝制朝代结束 [参2] , 中华民国 法理上继承清朝疆域,中国疆域由内东北,新疆,西藏,外蒙古以及其他的都有人气内地组成。 建国初期由 北洋军阀 为首的 北洋政府 领政,政治争斗不断,此时 民主 与各种学术 思想 发展较帝制的时代开放。 1923年, 中国国民党 总理 孙中山 提出“军政、训政、宪政”的进入 民主共和 宪政体制 的三步走路线,并于1924年正式订立《 国民政府建国大纲 》。

  2. 2024年5月20日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洋政府时期 由 张作霖 使用之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旗. 中华民国统帅旗 (前称国民政府主席旗、中华民国总统旗) 中华民国国家元首列表 列出 中华民国 自1912年开国 [注 1] 以来之历任国家元首包括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体制下之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北洋政府 (正式名称为中华民国政府)体制下之 中华民国大总统 、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体制下之 国民政府主席 ,以及 行宪 后于 中华民国政府 体制下之 中华民国总统 等,惟不包含 护法军政府 (正式名称为中华民国军政府)及 汪精卫政权 (又称汪兆铭政权,正式名称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等不受广泛承认政权之元首。 中华民国首任国家元首为临时大总统 孙文 (孙中山),行宪后首任国家元首则为总统 蒋中正 。

  3. 3 天前 · 这是中华民国第一个省级军政府 [110],在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前实际上扮演了中华民国军政府的角色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江苏省 南京府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政府机构

  4. 3 天前 · 19379月6日,「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更名「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成为中华民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 1937至1945抗日戰爭期间,中國共產黨在日本占领区建立多处 抗日根據地 , 第二次国共内战 时期中国共产党将其控制区改称为 解放区 。

  5. 2024年5月22日 · 中华民国宪法 》是 中华民国 的 根本法 ,拥有最高的 法律 位阶, 民国 35年(1946年)12月25日由 制宪国民大会 于 南京 议决通过民国36年1947年1月1日由 国民政府 公布,同年12月25日 施行 [4] :8251 。 全文共14章、175条 [4] :8251 ,主要特色为彰显 三民主义 与 主权在民 的理念,明定人民 自由 权利的保障,规定 五权分立 的 中央政府 体制及 地方自治 制度,明示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采取 均权 制度,并明列基本国策等 [5] 。 中华民国宪法为中华民国 成立以来 第3部宪制性法律,取代之前的《 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

  6. 2 天前 · 1912年2月12日清朝隆裕太后代皇帝溥儀發佈宣統帝退位詔書1912年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宣誓就職中華民國第二任臨時大總統臨時政府遷至北京 [ 18]。1912年3月11日孫中山公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作為國家的臨時基本法

  7. 2024年5月19日 · 1947年底國民政府正式頒布 中華民國憲法 ,將國民政府改組為 中華民國政府 並正式 行憲 ,同時間與 中國共產黨 全面爆發 內戰 ,失利后於1949年12月7日退守臺灣島,仅统治 臺澎金馬 地区形成與中共建立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相隔 台灣海峽 兩岸 分治对立局面。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 初期在台湾施行 威權統治 ,另一方面大力發展 經濟建設 。 1971年,中華民國 退出聯合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取代中華民國政府在聯合國及其附屬組織的「 中國 」席位,許多國家轉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並與中華民國斷交,中華民國失去 廣泛的國際承認 。 1987年中華民國政府宣布解嚴恢復 憲政 ,並實施民主化改革,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的 中國大陸 之非政治交流也逐漸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