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1日 · 《文章目錄》 超馬選手媽媽莫名胸痛,就醫發現為1期的「侵襲性乳管」 術前人生最後100公里超馬,在雨水與淚水交織下壓線完賽. 「手術中放射治療」屬精準治療,能殺死癌細胞並保留良好乳房外觀. 乳癌有4成為基因所致,但6成因環境惡化為罹主因. 台中一名48歲擅常跑馬拉松的許女士,因莫名胸痛至茂盛醫院檢查,確診右胸為1期的「侵襲性乳管」,讓她在術前下豪雨的最後一跑中,哭到最後壓線完賽! 所幸,經手術切除2公分乳癌細胞,同時並採用「手術中放射治療」讓她順利復跑並奪得佳績。 茂盛醫院贈予一雙跑鞋,肯定她以運動家的精神抗,用自己的故事鼓勵友們,讓自己的人生更多彩多姿。

  2. 2024年5月22日 · By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2024年5月22日 12:00. 關鍵字: 大腸直腸癌 達文西機械手臂 血便 轉移淋巴結 肛門保留 陳奕彰. 根據國民健康署110年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直腸癌高居10大癌症發生人數第二名,平均每年新增約1萬6千多人。 對於被診斷為超低位直腸癌且轉移淋巴結患者來說,可以術前進行放射治療並配合化學治療,以降低術後腫瘤局部復發機會,也可以縮小腫瘤體積,透過達文西機械手臂能清除更多轉移淋巴結,並進而達到肛門保留。 50歲的王先生是一位上班族,於一年半前因大便習慣改變,總感覺解便不乾淨有異物感,直到出現血便,王先生至他院門診健檢時,被診斷為超低位直腸癌第三期,腫瘤有7公分大,經放射線治療縮小至4公分,醫師仍建議需開刀切除腫瘤但無法保留肛門。

  3. 2024年5月21日 · 常見的可能致癌物如下表: WHO致癌物分類. 1級致癌物 (共118種)/確定致癌. 加工肉品:熱狗、火腿、香腸、培根、醃牛肉、牛肉乾及罐裝肉,還有以肉為基底的醬料. 酒精、石棉、香菸 (含二手菸)、甲醛、檳榔. 2A級致癌物 (共75種)/很有可能致癌. 紅肉:牛肉、豬肉、羊肉、馬肉. 高溫油炸釋放物、丙烯醯胺. 2B級致癌物 (共288種)/可能致癌. 咖啡、黃麴毒素、電磁波、抗甲狀腺藥物propylthiouracil. 3級致癌物 (共503種)/致癌風險尚未歸類,無法判斷. 茶、染髮劑、氯化飲用水、膽固醇、ABS樹脂、石炭粉塵. 4級致癌物 (共1種)/不太可能致癌. 有機化工原料己內醯胺. 過量紅肉恐致癌 適量攝取搭配蔬果.

  4. 2024年5月13日 · 乳癌長年高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自2020年起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全球癌症統計也顯示,乳癌首度成為全球最常見的癌症。 早期乳癌患者在接受乳房保留手術後,需要接受放射治療以減少局部復發,提升疾病的控制率。 放射治療的療程需要1週5,每天往返醫院接受治療。 傳統的放射治療為5-6週長療程 (25-30次治療),「低分次」療程則透過將每次的治療劑量增加,縮短總療程至3-4週 (15-20次治療) 。 《文章目錄》 「超短療程」放射治療:突破性的乳癌立體定位放射治療. 「乳癌超短療程放射治療」的優點. 這種「低分次」的放射療程經過多個大型臨床研究證實,與傳統長療程的治療效果相同,已被美國癌症治療指引列為對於早期乳癌術後放射治療的首選方式。

  5. 2024年5月16日 · 乳癌是台灣婦女發生率第一的癌症,發生高峰約落在45至69歲之間,但近年有年輕化趨勢。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每36分鐘就有1名婦女罹患乳癌,對女性健康無疑是個嚴重的威脅,因此女性朋友應該正視乳癌防治的重要性,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文章目錄》 乳癌發生的危險因子. 定期乳房攝影檢查,是早期發現乳癌的關鍵. 乳癌發生的危險因子. 乳癌的發病原因複雜,是遺傳、生活方式、環境及女性荷爾蒙等多種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 「遺傳」是罹患乳癌風險的主要因素之一,有乳癌患者的家庭,尤其母親或姐妹患有此病者或帶有BRCA1、BRCA2基因變異者,都是高風險族群。 初經早於12歲、停經晚於55歲的婦女、從未生育者或30歲以後才生第一胎者、一側乳房罹患乳癌者、患有卵巢及子宮內膜癌者等,會有較高罹患乳癌的可能性。

  6. 2024年5月23日 · 後腹腔惡性肉瘤soft tissue sarcomas, STS是一種罕見的癌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WHO report占成人惡性腫瘤約為1%平均約每年每10萬人口中2-5人罹患。 脂肪性惡性肉瘤是最常見的後腹腔惡性肉瘤,約佔15-20%,其次為平滑肌惡性肉瘤,依據癌症希望協會統計,臺灣的器官發生軟組織肉瘤及基質瘤每年大約500例。 後腹腔惡性肉瘤雖罕見,但其特色為極高的復發率,一旦轉移整體存活率低且對藥物治療反應不佳,傳統化療反應率不到20%。 目前後腹腔惡性肉瘤的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盡可能達到病理之下無陽性切緣為第一目標,但由於腫瘤通常體積巨大,且與周圍器官緊密相連,因此手術須具備切除及各式重建技能,以期達成完善切除並不至於損傷各器官功能太多,是相對難度較高的治療方式。

  7. 2024年5月20日 · 大腸癌的表現症狀非常多樣,統計上比較常見的症狀包括: 1.排便異常: 排便習慣改變,如原先排便習慣良好卻開始發生慢性腹瀉,便秘;甚至是雖然有便意,明明肛門卡著東西,卻又解不出來。 2.糞便形狀發生改變: 當糞便漸漸變細,有時候是因為腫瘤引起腸道狹窄。 3.便血或糞便帶血: 雖然有血便是大腸癌的警示症狀之一,不過以腸胃潰瘍、痔瘡、肛裂等良性的病灶居多,但出血畢竟是一項警訊,表示腸道健康出現問題,還是必須尋求醫師診斷確認。 4.其他: 慢性腹痛、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等等。 排便習慣改變,如原先排便習慣良好卻開始發生慢性腹瀉,便秘;甚至是雖然有便意,明明肛門卡著東西,卻又解不出來。 從統計數據看來,因大腸癌導致的死亡人數驚人,但它算是相對溫和的癌症之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