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8月7日 · 小林村,許多台灣人第一次知道這個地方,便是在它從台灣徹底消失的那一刻。 10年來,死亡的陰影不曾片刻遠離小林人;重生的努力更是千迴百折。 痛失家人,已成永遠無可抹滅的夢魘;消失的家園,在遷村一分為三時註定難以完整重建;而透過國賠希冀由司法尋求人道的正義,則在差別化的判決中擊碎。 所幸還有,在創傷陰霾與現實考驗中,迸發的文化再生能量,展現絕地逢生的一線曙光。 10年後,《報導者》團隊進入遷移後的小林永久屋、走訪多位遺族,看見倖存下來的人,每一天仍是煎熬與考驗,他們的痛苦與焦慮從平復失去家園的創傷、到如何讓小林村「死而復生」,為自己尋根、為故鄉留根。 這場世紀浩劫透過時空對照,也更能檢視國家體系在災害防救與災區重建中的不義與缺失。 但也鼓舞人心的見證了,災難中成長的台灣人,有多麼強韌的生命能量。

  2. 八八風災的山林啟示錄:一場制度和公權力形成的系統性破壞. 小林村滅村,到底是天災還是人禍? 圖為莫拉克之後,小林村遺址,後方即為獻肚山。 (攝影/李根政) 【編按】 本文為《台灣山林百年紀》部分章節書摘,作者為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經天下雜誌出版社授權刊登 ,文章標題經《報導者》編輯所改寫 。 本書記錄了自1912年以來台灣森林變遷的歷史,鉅細靡遺的論述不同時代的執政者分別採取什麼樣的林務政策,而這些政策又是如何影響到當時的森林,甚至是影響到我們現在的居住環境,透過作者數據分析、長時間的圖文紀實,呈現一部台灣森林史,讓人們聽見山林的聲音。 今年(2019)正是八八水災(又稱莫拉克風災)發生10週年,那場狂暴風災引發的山崩、土石流,讓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小林部落慘遭滅村,全村474人活埋。

  3. 《報導者》爬梳過去職災新聞事件更發現,20家大營造廠中有15家,在過去5年內都曾發生死亡重大職災案件,比例高達75%。 (資料來源/勞動部「違反勞動法令事業單位查詢系統」、重大職災整理自新聞;資料整理/方德琳) 進一步分析營造廠違規紀錄,最常發生的狀況是──2公尺以上開口作業沒有設置防護網。 當違規成為普遍時,是否存在台灣很常發生的一種可能性──法律太嚴,台灣營造工地的安全設施標準太高,以至於現實環境中難以執行,導致廠商違規不斷?

  4. 2017年3月27日 · 今年2月14日,行政院原民會公布了《原住民族土地劃設辦法》。 乍看之下,原住民有了主張土地權利的管道,實際上,其中關於「傳統領域」的劃設規則仍然排除了「私有地」,讓許多原住民無法接受,從2月23日起露宿總統府前表達抗議,至今已超過月餘。 原住民族與漢人的土地觀並不一樣,「傳統領域」的概念不是「所有權」。 今天若有一塊民眾或財團的私有土地被劃入原住民傳統領域,它的所有權不會改變。 凱道上的原住民團體所訴求的僅是,當傳統領域要進行商業性的大規模開發時,例如興建大飯店或開採礦產,需徵求部落的知情同意。

  5. 2019年6月29日 · 台灣為什麼不自己種山竹呢? 其實不只山竹,包括楊桃、木瓜、芒果,都是楊桃果實蠅和木瓜果實蠅主要目標。 這些水果雖然不能從蟲蟲疫區進口,但台灣可以自己種,隨時都吃得到新鮮的。 然而,台灣卻無法自己種新鮮山竹。 因為要培養出一代果后可不簡單,山竹喜歡在恆溫生長,台灣四季仍有溫差變化,山竹長不好。 而且山竹的繁殖效率低,從栽培到收成果實,必須經10年以上,鮮少有農民願意栽培。 農業試驗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從30年前種下3棵山竹樹,分別經過了12、15、17年才結果。 下次吃到山竹時,別忘了懷抱感恩的心。 諮詢專家/劉碧鵑(農業試驗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副研究員) 向Mini Reporter提問.

  6. 2019年6月23日 · 台灣曾是世界級穿山甲皮革輸出國. 全世界共有8個穿山甲物種,分布在台灣的名為「中華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牠是全世界唯一一種有鱗片覆蓋的哺乳類動物,成體的頭到軀幹長約50公分,尾長約35公分,和一隻貓的體型差不多。 長得小頭銳面,活像隻放大版、有鱗片的老鼠。 奇特的外型,加上夜行、穴居的特性,讓穿山甲始終罩著一層神祕面紗,但也開啟了牠悲慘的命運。 華人認為穿山甲肉有活瘀通血脈功能、鱗片可協助通乳,人類的慾望使得穿山甲超越犀牛、大象,成為全球走私數量最多的哺乳類動物。 不過在1950年代左右,穿山甲最為人所知的商業用途並非鱗片和肉,而是身上美麗的外皮,台灣就是當時世界知名的穿山甲皮革輸出國。

  7. 4月2日,台鐵太魯閣號於花蓮清水隧道發生出軌事件,造成49人死亡。 由於猛烈撞擊,罹難者遺體多有嚴重損傷,曾參與多起大型災難處理的 76行者遺體美容修復團隊 (簡稱76行者)於第一時間進駐,協助遺體修復,望能守住罹難者的尊嚴。 《報導者》在過去幾天進入花蓮市立殯儀館的修復現場,瞭解遺體修復師願意排除萬難,從各地前來服務的起心動念;他們如何透過雙手修補亡者的傷口,療癒生者的哀慟? 太魯閣號事故的死亡人數,讓花蓮殯儀館緊急徵調許多冰櫃因應後續相驗、修復事宜。 (攝影/鄭宇辰) 台鐵太魯閣號出軌事件. 台南地震. 修復師彭筱琪也是召集人陳修將的嫡系學生,陳修將說,她從用具都拿不好的新手,到現在已經是專業的遺體化妝師。 (攝影/鄭宇辰) 王薇君. 連日趕工,疲倦的修復師們在一旁稍事休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