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4日 ·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周日(12日)播出的 數字台灣節目中指出 ,從面板、LED(發光二極體)、太陽能電池模組到電池,只要是中國大開產能後,以低價搶食全球市場的產業,無一不成為殺戮戰場的慘業。 以台灣的電池正極材料廠為例,2004年就有16家,當時國內產業界都寄予厚望,沒想到在經過中國的血腥殺戮後,如今只剩下兩家。 而且即使是還苦撐經營的立凱電能,也已經多次增資。 專利戰+政府補貼 中國有計畫地扶植本土電池產業. 立凱電能創辦人暨董事長張聖時在節目中坦言,在中國的殺價競爭壓力下,「90%的戰友(同業)已經陣亡! 他回顧,在2016年以前,立凱電能都是全球最大的磷酸鋰鐵(LFP)電池材料商,之前中國主要是投入三元材料電池(包含鎳、鈷及錳或鋁等三種金屬元素的聚合物)。

  2. 6 天前 · 他強調,積電未來的投資,第一優先是台灣,第二優先也是台灣,第三優先還是台灣。 雖然美國即將規畫2奈米製程,但所有最先進製程一定都會從台灣開始。

  3. 2024年5月15日 · 在新進新能源業者中,泥(1101)則被認為最具企圖心,不僅已完成鋰電池布局,並跨足儲能市場,在蘇澳及花蓮水泥廠建置大型儲能系統,為全最大儲能案場;另外,泥在澳洲南部也拿下Synergy授權當地最大的二百MWh儲能案場。

  4. 6 天前 · 台灣資源有限,產業界長期面臨缺水、缺電、缺土地、缺工、缺人才五缺問題,積電持續根留台灣,竹科寶山及高雄的2奈米廠將於2025年陸續生產,隨著製程技術推進、產能規模提升,五缺挑戰恐將有增無減。

  5. 5 天前 · 此合資公司將為1家獨立的晶圓製造服務廠商,為合作夥伴雙方提供一定比例的產能,目標2029年月產能預計將達55,000片12吋晶圓,創造約1,500個工作機會,同時,在首座晶圓廠成功量產後,合作雙方將考慮建造第二座晶圓廠。

  6. 2024年5月23日 · 積電三奈米製程為例,積電晶圓18B廠資深廠長黃遠國說明,積電的三奈米製程產能將比去年增加三倍,「2017年到2019年,大約一年蓋1、2個廠。」他接著說,今年積電有7個新廠正在興建,「兩個二奈米基地、兩個封裝廠,還有兩個國外的廠,同時

  7. 2024年5月15日 · 在彰濱的太陽光電場是國內第一個以161KV輸電網併網的案場,發電資料由光纖網路傳輸到監控中心,台電秉持材料設備九成由國產化製造,也培養台灣的供應鏈,這次161KV的主要供應商是中興電工。

  1. 台灣太陽能電池廠商排名 相關

    廣告
  2. All In One智慧型太陽光電整合系統,專業、安全、穩定,滿足客戶全方位儲能需求! 實踐科技廠ESG綠能建設!提供創能、儲能與節能一條龍解決方案,歡迎諮詢!